近年來,泌陽縣堅持“一菇為主、多品發展、精深加工、常年種植”的原則,促進食用菌產業不斷壯大升級,逐步走上規模化、標準化、無公害化的可持續循環發展之路。
為提高總體經濟效益,泌陽縣菇農及時擴大生產規模,1萬袋以上的專業戶有上千戶,遍布全縣各地。泰山廟鄉小喬莊村,高邑鄉下陳洼村、黨莊村、高邑村及花園街道辦事處徐莊村等年種植袋料香菇均在100萬袋以上,形成了連片發展、集中種植,起到了以點帶面、輻射周邊的效果。
經過試驗示范種植,反季節高溫香菇種植技術已成熟,至目前已發展到2000萬袋,該縣基本上實現了全年生產、常年有菇的局面。在反季節高溫香菇種植集中地高邑鄉,逐步形成了香菇鮮品銷售市場,并建成了大小八座冷庫,吸引了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客商常年前來收購香菇鮮品,從而促進了香菇鮮品的快速發展。
該縣為拉長產業鏈條,引進了泌陽縣鑫發食用菌有限公司、河南三明食品有限公司、駐馬店麥力克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食用菌產品深加工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解決了長期以來有菇無市、有市無價、菇農賣菇難的問題。
委書記高萬象說,目前,泌陽縣已由原來的單一秋栽香菇發展到現在的春栽香菇、反季節高溫香菇、袋料黑木耳、小姬菇、平菇、白靈菇、雞腿菇等10多個品種,形成了以菇(香菇)為主、多品發展的生產局面,年產量增加到12萬噸鮮品,產值達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