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富邦菌業經理宋益勝信心滿滿地向記者介紹著剛剛建好的年產3萬噸的雙孢菇發酵隧道,他的自信來自國際最高水平的設計和控制系統。隨著雙孢菇發酵隧道的投入使用,我縣雙孢菇大料場的帶動效應將更加凸顯。
二十年前,莘縣率先引進雙飽菇栽培并實現規模化發展,有效拉動我國雙孢菇南菇北移。十三年前,推廣普及雙飽菇層架式栽培和二次發酵技術,使雙孢菇單產提高到每平方米16公斤以上。四年前,成功開創經濟型控溫雙飽菇周年化栽培模式,實現一年栽培3-4個周期,一個周期每平方米產量15-20公斤。近年來,我縣從發展壯大本地特色出發,采取“大料場小菇房”模式,通過發展方式、生產方式和栽培模式創新提升,成功開創出一條食用菌產業化發展和轉型升級之路。
“大料場小菇房”模式是我國食用菌發展史上的一次創新。它是由專業公司采用現代工廠化手段生產和培育栽培高質量的基料或菌棒,栽培戶購買發酵料,主要負責出菇管理單一關節,企業農戶分工明確合理,實現了工農業的深度融合和優勢互補,在用工日趨緊張和倡導發展精致農業的當代,食用菌發展潛力得到充分挖掘。通過發揮企業對農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莘縣雙孢菇物料發酵廠和菌棒生產培育企業,經過精心指導農民科學確定種植茬口、種植品種和種植技術,產品的統一回收,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