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積極探索林業后續產業的發展,引導林農發展林菌間作、林藥間作等多種形式的林下經濟,提高了林地綜合利用能力,改善了生態環境,為農民拓寬致富的道路,促進了本地區經濟的發展。
煎茶鋪鎮大高各莊村村民張春利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建成占地面積150畝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基地建有冬暖式大棚13座,年產平菇120噸,年接種菌包300萬袋。為保證平菇的品質和產量,聘請食用菌研究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生產的平菇深受客戶的歡迎,產品暢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林地具有濕度大、溫差大、通風好,尤其是夏季遮蔭效果好,溫度相對較低等特點。這些特點均是食用菌生長必需的有利條件,而生產食用菌剩下的廢菌糧可直接作為一種生物肥還林,促進林木的生長。
據調查,利用林間空地生產食用菌,每畝林地用料需投資30000元,可出平菇40000斤,按市場價格1.3元/斤批發計算,扣除成本,每畝可收益22000元。
因此利用林間空地生產食用菌,具有投資少、產量高、質量好、操作相對簡單的絕對優勢。林菌間作還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因種植速生林周期長,短期內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不足,隨著人們對食用菌需求量的增加,食用菌前景看好,林菌間作的效益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