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漢兵,大黃鄉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20歲便開始研究蘑菇生產,早年在土坯房里揣摩,在防空洞里演練,在公共汽車上討教,終于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2007年,他不顧妻子反對,開始了第一次“酵變”。這一年,他成立了日產鮮菇50噸、年銷收入1.2億元食用菌公司。同時,建立齊河縣食用菌協會,成立“齊河縣瑞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帶動家鄉父老一起致富,對合作社社員實行統一供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四統一”經營模式,解決了菇農在產前、產中、產后出現的問題。
“大黃食用菌產業園從那時開始興建。目前,已落戶食用菌生產、食用菌深加工、廢舊菌包處理等企業15家,初步形成了食用菌產品研發、栽培、加工、銷售、廢舊菌包處理于一體的高端農業循環體系。 ”大黃鄉黨委書記邵朱軍介紹說。
雖然已擁有了“全國食用菌協會優秀龍頭企業”、“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桂冠,但張漢兵的目光沒有停留于此。今年7月,他與韓國昌高機械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總投資2.2億元的山東康瑞昌高食用菌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產。該項目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智能化全自動瓶栽食用菌生產線,全部從日本、韓國進口,是目前國內技術最成熟、工藝最先進、生產周期最短、轉化比最高的食用菌加工項目,日產鮮菇50噸,直接降低人工成本70%,生產效率提高3倍。
張漢兵充滿信心地說:“二期工程將投資1億元建設食用菌文化展館、科研中心和職工宿舍等。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明年投入使用。我們不僅僅要有最大的生產規模,最好的經濟效益,還要有最好的研發隊伍,讓我們的產品成為德州的品牌、中國的品牌、世界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