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當前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黑龍江市綠色有機食品之都建設總體態勢良好,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龍頭企業帶動不足。全市從事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企業僅占龍頭企業總數的36%,年產值超億元的綠色有機食品加工企業僅有6戶,與省內九三油脂、北大荒等年產值超百億企業相比反差很大。全市農產品原字號比重近70%,精深加工率僅為32%、畜產品加工率僅為30%,遠遠低于國內先進地區和世界發達國家80%-90%的水平。
二是基地建設短板明顯。雖然黑龍江市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證面積增長較快,但與龍頭企業加工能力不相匹配,畜產品加工龍頭“吃不飽”,
糧食加工企業“吃不了”的矛盾突出,鑫鵬肉業年生豬屠宰能力120萬頭、皓月肉牛年加工能力20萬頭,但實際加工量僅占20%左右,種植業基地玉米、大豆等大宗原料加工轉化率僅為30%左右。林下經濟剛剛起步,林下養殖業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三是品牌競爭能力不強。黑龍江市農產品品牌多而雜,缺乏名優產品,僅大米就有上百個品牌,產品知名度低,目前全市擁有省內著名品牌僅占13.7%,國家馳名商標僅占1.5%。截止2013年,黑龍江市在北京、上海、深圳、青島等地建成的綠色有機食品專營店僅有27個,覆蓋范圍小,市場占有率不高,“綠色有機食品之都”社會認知度、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尚未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市場監管體系薄弱。綠色有機食品監管主體涉及農業、質監、工商、衛生、畜牧等多個部門,市場監管沒有形成合力,全市除了牡丹江市進出口檢驗檢疫局,還沒有一家具有雙認證檢測資質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各縣(市)基本不具備檢測手段,全程質量監管制度和工作機制不健全,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滯后。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涉及企業技改、產品認證、新模式推廣等眾多環節,需要高投入支撐高效益,江蘇省對每獲得一個三品認證標志的企業分別給予5000-15000元的政府補貼支持,使綠色食品認證企業和數量快速攀升。從黑龍江市看,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政策環境不明顯,很多企業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產業意愿強烈,但缺乏資金和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