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務工掙到第一桶金后,潁泉區的周雷雷回鄉栽培食用菌,年產值1000多萬元。剛30歲出頭的他,先后被評為阜陽市優秀創業青年、安徽省優秀農民工等,2012年他還獲得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
打工收入不錯,但更想回鄉創業
下學后,周雷雷到外地的親戚那里打工。他從事的是室內裝修,“想學一門手藝,以后不至于餓肚子。開始是給別人干,后來自己包活,2年后,手里有了些積蓄。”周雷雷說,他是一個不“安分”的人,一直有一個創業夢,雖然在外面收入不錯,但他還是希望回家鄉干出一番事業。
“當時家鄉很多人種植食用菌,規模很大。”2002年,在家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周雷雷與潁泉區食用菌協會接觸了,了解食用菌的行情。此后,他把積蓄都用在栽培雙孢菇上。
然而,辛勤過后,周雷雷并沒有賺到錢,“當時種植雙孢菇的太多了,雙孢菇價格由每斤4元下降到每斤1.5元,種植戶根本賺不到錢。”
這時,很多人退出了食用菌栽培,有人勸周雷雷繼續到外地打工,可是他不想放棄,理由是:市場就是這樣,有跌就會有漲,大家都不種了,說不定下一年就會漲價。
果然,第二年雙孢菇價格上漲,周雷雷見到了效益。
投資1000余萬元栽培食用菌
周雷雷總結,要想避免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就需要創新。
他開始對食用菌的生產和農業技術進行研究,參加省、市重大科技項目科研的相關工作,經過努力,獲得3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09年,周雷雷牽頭與安徽大學幾名大學生一起創辦了潁泉區聚隆農業專業合作社,投資1000余萬元從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
目前,聚隆農業專業合作社推廣設施栽培食用菌24萬平方米,帶動當地農戶100多戶,發展食用菌基地600多畝,已被批準成為安徽省無公害生產基地。
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周雷雷在忙著栽培食用菌的同時,租了100多畝地,里面有魚塘、果樹等,“我和朋友一起投資,發展種養結合的循環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