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有多種藥用保健價值,被稱作健康食品。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用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餐桌上,成為一道佳肴。近年來,峨眉山市忠禾菌業專業合作社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將小小的食用菌做成促農增收的大產業。
食用菌撐起“致富傘”
8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峨眉山市新平鄉的忠禾菌業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菌菇大棚里看到,朵朵黑香菇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蘑菇。大棚外,一箱箱新鮮食用菌正等待裝上貨車,運往北京、甘肅、貴州、成都等省內外蔬菜批發市場。
“回鄉創業也能致富。”在忠禾菌業專業合作社門口,記者遇到合作社社員汪明慶。他滿臉喜悅地說,今天他是專門來領取合作社分紅金的。以前,汪明慶夫婦也曾到外地務工,一年收入雖然不錯,但是老人小孩留守老家,夫婦倆實在不放心。當聽說家鄉食用菌產業發展得非常不錯的消息后,夫婦二人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借村里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良好契機,回鄉發菌財。“現在,我共種有4.5萬袋金針菇和2000袋平菇,半年就可收入7萬多元。”汪明慶樂呵呵地說,蘑菇采摘完后,剩下的半年時間他就到合作社務工,用自己的貨車運送食用菌,又可以收入六七萬元,這樣一年算下來,比在外務工還劃算。
“要增收,種類一定要豐富才行。”忠禾菌業專業合作社社長丁榮忠告訴記者,今年他們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長根菇和黑香菇在合作社試種成功,并廣泛推廣。“我今年試種長根菇,效益非常不錯。”新平鄉汪壩村一組村民范紅林喜滋滋地說,以前她主要種植金針菇和平菇,今年上半年她和另一個菇農在忠禾菌業專業合作社指導下,投入3萬元試種長根菇,沒想到半年收入就達到20萬元。如今,范紅林家也購置了小轎車,過上了“城里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