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的秸稈可生產食用菌基料;生產后的廢渣集中回收用作有機肥生產;園區內原料基地集中栽培、加工企業等一應俱全,生產的產品以出口為主……昨日,記者從金堂縣獲悉,該縣采取政府投入+民間資金配套的形式投資了5000余萬元,以循環經濟的模式在食用菌生產大鎮――清江鎮建立了一個食用菌產業集中發展區。通過規?;?、標準化、集約化的集 中發展,在兩到三年內使該鎮的食用菌產量達1.5億袋規模。
“搬進園區后,我直接在園區買原料生產,廢渣還可以賣給有機肥企業,再也不用擔心沒地方堆了!”清江鎮新水碾村食用菌生產大戶劉全告訴記者。據悉,整個集中發展區分為食用菌原料集中加工區、生產集中栽培區、廢料處置區、輔助材料交易區及出口加工區5部分,推行“秸稈――食用菌――菌渣――飼料――生態有機肥”的循環綜合利用機制。記者了解到,今后周邊80%的秸稈都可在原料集中加工區進行消化,直接送入生產集中栽培區。
“新的集中發展園區致力于高標準、高附加值的發展,今后園區內的產品將瞄準出口市場。”金堂縣農發局局長張楚學告訴記者。據悉,目前已有12戶生產大戶和兩家獲得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即將入駐園區,下一步縣上和鎮上還將引入更多的深加工企業,并為入駐的業主建立生產檔案,讓更多農戶獲得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