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保鮮 創新冷鏈銷售 既保證質量又節約成本
“冷鏈運輸能最大限度保證香茹的質量,同時還能節約運輸成本。”作為我市種植業界內唯一自行購置冷鏈車進行冷鏈銷售的、出生于1984年的呂坤說,“以前將香茹運往廣州、上海等地都是通過物流,雖然質量能保證,但卻不是最佳。”
后來經過調查,呂坤發現如果自行購置冷鏈車聘請駕駛員運輸的話,不僅可以最大限度保證香菇的質量,同時時間上也可以靈活安排,只要有香菇需要銷售,想什么時候走就什么時候走。而在運輸成本方面,用冷鏈車運輸比起物流運輸每趟能節約3000元以上。對于用30萬元購置兩輛冷鏈車,呂坤算了一筆賬:“如果香茹質量好了,每斤能多賺兩毛錢,一年算下來就能多賺回14萬元,最多3年買車的錢也就回本了。”
未來規劃 3年建6千個大棚 打造億元產業
為提高農戶積極性,呂坤創新了農戶+基地+合作社的新型種植模式,主打訂單農業。由合作社統一規劃建設、購買菌種及原輔材料,統一制袋、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并保證農戶每袋香菇有1.5元純收入。另外,對于那些種植積極性較高的農戶,投資費用還可以有30%的賒賬,農戶種植風險幾乎為零。
今年48歲的張桂英,以前一直在外打零工。去年她在家種了3萬袋香菇,年收入近10萬元。今年,她繼續種植了5萬袋,預計收入在20多萬元。如今,熨斗村已經有108家農戶加入了合作社,種植數量達300萬袋,年產值達到2500萬元。獲得中國森林食品基地認證,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被評為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解決了當地200農戶的就業問題,讓當地人真正意義上脫了貧致了富。但對于目前取得的這些成績,呂坤并不滿足,他說,今年即將在熨斗村啟動第二期計劃,將香菇種植數量提高到500萬袋,年產值超過5千萬。同時,他還有個“三年規劃”,那就是3年時間里建成6千個棚,占地面積達800畝,香菇種植數量達到一千萬袋,帶動300家農戶進行種植,年產值超過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