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19日,濮陽市知識產權局帶領幫扶村濮陽縣白堽鄉宗寨村干部群眾10余人,赴三門峽靈寶市、南陽西峽縣考察香菇種植項目。
在三門峽靈寶市陽平鎮,考察組一行看到,在遮天蔽日的白楊林樹陰下、鄉間公路的兩側,分別搭蓋著整齊劃一、連為一體,如同巨大黑色幕帳似的遮陽網,遮陽網下是一戶戶菇農栽種的香菇。據當地村民介紹:“夏菇上市在夏季,只要有遮光的樹林和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投資少,見效快!”由于當地多山溝,為食用菌夏菇的發展提供了最佳溫度,同時河流濕地林地充足,是食用菌夏菇最適宜的生態環境。通過實地查看農戶香菇種植基地,詳細了解了香菇種植所需的自然環境、基礎設施條件、市場行情、成本等情況。
在南陽市西峽縣丁河鎮秧地村,考察組一下車就看到,黑色幕帳遮陽網大棚依屋搭建布滿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后,全部種植香菇。考察組與該村黨支部書記馬書記進行了座談交流,馬書記向大家介紹了秧地村的基本情況,詳細講述了該村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香菇、獼猴桃種植兩大主導產業,人均純收入從1982年的100元到2013年的15000元的發展歷程。他說:香菇種植分冬菇和夏菇,冬菇儲存期為一個月,夏菇儲存時間一般為半個月,冬菇價格較夏菇相對高一些,我們主要是種植冬菇,菇農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選擇賣鮮菇或者烘干做成干菇儲存。2013年冬菇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90%以上,今年全村種植冬菇240萬袋,發展形勢喜人。宗寨村干部群眾圍繞香菇種植的基本條件、技術管理、加工儲藏、銷售情況進行了詳細咨詢,馬書記一一進行了解答。
通過考察學習,使幫扶村村民進一步增強了發展香菇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村民紛紛表示回去后將開始著手搭建大棚,學習相關香菇種植技術,試種香菇,并以香菇為引導,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濮陽市知識產權局也將充分發揮工作資源優勢,盡最大努力,積極幫助該村調整產業結構,促進項目早日落實,提高群眾增收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