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東省淄博市七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采訪時,正趕上公司總經理蘇建昌用電子郵件,與遠在韓國公司的技術人員交流花菇菌種的培育情況。蘇建昌告訴我們,他們今年3月份又在韓國成立了一家獨資食用菌公司,目前運行情況良好,他處理完國內公司的事立即就要趕回韓國,著手建立第三家獨資公司。
七河公司韓國辦基地,還得從2001年說起。那時候,該公司已經是擁有食用菌大棚1200余個,形成了龍頭基地帶農戶、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產業化經營格局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公司在山東農業大學“取經”時,與韓國客商接上了頭,隨即一拍即合,簽訂了向韓國客商提供花菇菌棒的合同。
隨著出口業務的不斷增加,公司規模持續擴大,資本積累進展迅速。然而,他們也面臨著難以回避的問題―――韓國進口食用菌產品的關稅在30%左右,出口菌棒要接受20多項檢測,既提高了成本,又延長了通關周期,而同等質量產品在國外不能享受同等市場待遇,出口韓國的食用菌產品,市場銷售價格不到其本國產品價格的1/3,在經銷環節上失去了很大一塊收入,成品菇每公斤差價大約在60元左右,絕大部分利潤進入了國外經銷商的口袋。
深思熟慮后,七河公司萌發了國外辦企業的念頭,邁出了國外辦企業的第一步,這讓他們走上了境外投資設廠、實行國內國外生產一條龍、國內國外經營一體化的新路子。2005年7月,在韓國忠清北道清州市注冊了獨資的“中韓農產株式會社”,成立了山東省首家國外獨資農業企業。他們通過恒溫制冷集裝箱,將國內基地生產的菌袋運到韓國基地,在韓國出菇后直接進入當地市場銷售。業內人士把這種做法稱為“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鮮菇就地上市”模式。2006年3月,七河公司又在韓國金浦市成立了“新華農產株式會社”。目前,在韓國的兩家境外子公司建設食用菌生產日光溫室50余個,工廠化車間5000多平方米,年消化菌袋1000余萬袋,年銷售收入5000余萬元。
“我計劃在今后的幾年里,在韓國所有的城市都建立起我們獨資的食用菌基地,并力爭今年建立起第一個日本食用菌生產基地,如果條件成熟,2007年再到南美洲建立食用菌生產基地,真正實現企業國際化經營?!碧K建昌這樣展望企業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