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寧強縣燕子砭鎮梨樹埡村潘文華多年來悉心發展天麻產業,逐步走上富裕之路,2013年種植天麻30畝,年收入達到30多萬元。在潘文華等種植大戶的帶動下,該村天麻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畝,梨樹埡村也建成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截至目前,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1.7萬畝,產量1650噸,中藥材種植戶戶均可實現年收入1500余元。
針對寧強屬亞熱帶與溫帶氣候交接處,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合種植天麻等中藥材這一特點,該縣緊緊圍繞“產業富民”的總體思路,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現已建成燕子砭鎮島灣、梨樹埡、潘家壩3個天麻規范化種植示范村和二郎壩鎮板蒼壩、天臺山2個華細辛規范化種植示范村以及高寨子鎮戚家埡、高寨子村2個銀杏葉采摘示范基地。
為提高中藥材品質,2013年,該縣無償向農戶發放優質菌種12000套,銀杏種子57噸,丹參種子500斤。申請注冊了“燕子砭天麻”商標,天麻種植面積達到7000畝,出口到韓國700多噸,產值達到1.7億元;引進漢方中藥材開發公司等藥材生產企業進行銀杏葉收購,收購銀杏干葉2200噸,實現產值2500萬元;2013年9月,“寧強細辛”地理標志認證順利通過評審。
為把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該縣在政策、資金上給予重點傾斜。縣科技局制定了“以短養長、以長促短”的發展思路,落實了中藥材規范化示范園建設任務,加大對園區的支持、指導力度,組織成立了縣中藥材協會、中藥材開發公司、中藥材營銷公司。2013年,該局調整充實了30名科技特派員到鎮、企業進行技術指導,組織實施了10項農村科技創業項目。積極申報的“銀杏天麻等優勢中藥材產業化開發縣域經濟重點科技項目”被省科技廳和省財政廳批準立項。
針對寧強屬亞熱帶與溫帶氣候交接處,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合種植天麻等中藥材這一特點,該縣緊緊圍繞“產業富民”的總體思路,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現已建成燕子砭鎮島灣、梨樹埡、潘家壩3個天麻規范化種植示范村和二郎壩鎮板蒼壩、天臺山2個華細辛規范化種植示范村以及高寨子鎮戚家埡、高寨子村2個銀杏葉采摘示范基地。
為提高中藥材品質,2013年,該縣無償向農戶發放優質菌種12000套,銀杏種子57噸,丹參種子500斤。申請注冊了“燕子砭天麻”商標,天麻種植面積達到7000畝,出口到韓國700多噸,產值達到1.7億元;引進漢方中藥材開發公司等藥材生產企業進行銀杏葉收購,收購銀杏干葉2200噸,實現產值2500萬元;2013年9月,“寧強細辛”地理標志認證順利通過評審。
為把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該縣在政策、資金上給予重點傾斜。縣科技局制定了“以短養長、以長促短”的發展思路,落實了中藥材規范化示范園建設任務,加大對園區的支持、指導力度,組織成立了縣中藥材協會、中藥材開發公司、中藥材營銷公司。2013年,該局調整充實了30名科技特派員到鎮、企業進行技術指導,組織實施了10項農村科技創業項目。積極申報的“銀杏天麻等優勢中藥材產業化開發縣域經濟重點科技項目”被省科技廳和省財政廳批準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