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聯合國糧農組織/世衛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委員會規定,人對鉛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為0.025毫克/千克。假設一個60千克的成年人每月吃蘑菇不超過200克,也就是每周不超過50克,那么換算下來蘑菇中的鉛含量要高達30毫克/千克,是國家食用菌安全標準限量的30倍。或者,以國家標準食用菌鮮品中鉛含量不超過1.0毫克/千克為限,一個60千克的成年人每月吃蘑菇不超過6千克都是安全的,也就是說每天吃200克都沒問題。而如果以目前我國食用菌鮮品鉛含量水平0.065毫克/千克計算,則每個月攝入量超過92千克食用菌鮮品,才會超過標準限量。
這三種計算都表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每月食用蘑菇不超過200克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前段時間網絡一直流傳著“因為蘑菇對重金屬吸附能力強,幾乎所有重金屬都富集在蘑菇中,而人體無法排除,所以蘑菇每月最多只能吃200克”的說法,對此,相關專家給出了說法。
蔡為民研究員說:“不只是蘑菇,幾乎所有植物或多或少都有富集重金屬的能力,比如我們平常吃的蔬菜和
糧食等,都不可幸免。” 事實上,自300多年前法國人率先試驗成功人工栽培雙胞蘑菇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食用菌實現了人工栽培,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對環境中重金屬的富集。
邢增濤研究員在他的反駁文章中列舉了一個權威證據。據2010年對全國220個城市市場抽查的近2000個人工栽培食用菌鮮品(包括香菇、平菇、雙孢蘑菇等10余種)樣品的重金屬鉛監測的數據,我國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鮮品的平均鉛含量為0.065毫克/千克左右,遠低于1.0毫克/千克的國家標準。
因此,大家無需過分擔心。即便食用菌中含有重金屬,只要不超標,對身體就沒有危害,就可以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