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古田縣城東街道極樂村正等待采收的銀耳。(李鴻馳攝)
“痛定思痛,隨后,我們挨家挨戶向老百姓講熏蟥增白對人體的危害,告訴老百姓添加有毒化學品是違法的。”黃有存說,“我們還加強了日常的監測,通過隨機抽查等辦法,加強產品質量把關。”
近年來,古田將品質打造視為食用菌產業的生命。2003年,古田建成“中國·福建古田食用菌批發市場”,這是一座集產品交易中心、會展中心、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科研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為一體的新型的現代化的食用菌專業市場,也是國家農業部指定的全國食用菌定點批發市場和省級標準化農產品批發市場。
一系列的標準的制定并實施,更是為古田食用菌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銀耳菌種生產技術規范》、《銀耳生產技術規范》兩項國家標準已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正式發布已于7月1日起實施。《銀耳干制技術規范》和《銀耳菌種質量檢測規程》國家標準草案已上報供銷總社申請標準立項。
“我們嚴格檢查食用菌企業加工過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古田縣質監局局長鄭明珠說,今年上半年,共抽取各食用菌制品企業生產的香菇、銀耳等食用菌產品82批次,其中銀耳42批次,產品合格率為100%。
“有了品質我們就開始打品牌。”古田縣工商局副局長吳志國說,“古田銀耳”中國馳名商標的創建,成功打造了食用菌產業的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
如今,古田食用菌產品不僅占據國內市場,而且遠銷日本、東南亞、歐洲、美洲、大洋洲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古田食用菌產品出口達476批次2937噸,貨值達4670萬美元。
有了好“聲譽”,古田食用菌備受海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一朵菇”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好路子。楊謀明說,“從9月份到來年的5月份,菇棚可以種植5到6輪銀耳,隨著產業鏈的完善,現在只要在家門口,就有一些進出口公司和國內超市來收貨,這幾年來一直銷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