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鮮菇經過冷藏技術處理后,就可以直接銷往韓國,只要一個星期就能端上韓國人的餐桌。”日前,在浙江斯大有限公司,工人正忙著對剛剛從基地采收回來的鮮菇進行保鮮處理,然后發往韓國。
“眼下正是鮮菇上市的季節,為了滿足韓國市場需求,我們平均每天都要向韓國市場發送10噸以上的鮮菇。”據企業負責人葉盛武介紹,公司年出口鮮菇4000—5000噸,主要是銷往韓國、美國及歐洲市場,其中有近80%的鮮菇是銷往韓國,占據了韓國整個鮮菇交易市場一半份額。
據了解,斯大公司從1993年開始從事鮮菇生產交易,目前擁有省內鮮菇生產基地3個,省外基地2個,面積500多畝,是全市最大的一家鮮菇出口企業。“我們早在2008年就開始布局韓國市場,隨著公司在國內不同區域的鮮菇生產基地建成投產,目前已經實現了全年向韓國供貨。”葉盛武說,由于基地網點多、品質有保證,再加上先進的保鮮工藝,這幾年公司的鮮菇出口量節節攀升。
“4年前,‘斯大’的鮮菇出口只有50來萬美元。而今年1到9月份,就已經達到674美元,同比增長90.77%。”據縣經商局商貿科科長吳學益介紹,近年來,我縣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扶持力度,從原有保費的20%提升到60%,這也增強了我縣外貿企業的發展后勁。
據統計,今年1到9月份,我縣實現出口創匯5591萬美元,僅“斯大”的鮮菇出口創匯就占到了出口創匯總量的11.4%,其中食用菌行業出口創匯1915萬美元,占行業的34.6%。進入10月份,隨著鮮菇的大量上市,鮮菇出口創匯有望突破千萬美元大關,成為我縣出口創匯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