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今年賣鮮菇的收入不會低于20萬元……”羅平縣長底鄉大海林村巴西菇種植大戶袁剛很自信地說。羅平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今年在養馬寨村、大海林村、沙路村等氣候適宜的地區引進了巴西菇種植,現在巴西菇已經進入采收期,初見成效。
走進長底鄉大海林村,村外山坳里一塊平整的農田里,搭建著許多黑色的大棚。站在公路邊遠遠就能看到,大棚周邊的莊稼和山間的樹木郁郁蔥蔥,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黑色的大棚在綠色環抱下顯得格外搶眼,清澈的山泉水流淌在田間更顯詩情畫意,這就是長底鄉發達居委會大海林村的巴西菇種植基地。據種植大戶袁剛介紹,在一次聊天中從朋友那得知巴西菇易種植、效益高、市場前景廣闊。去年12月,他從外地回來和村干部商量后,組織了部分村民外出到蒙自等地考察,通過實地查看、走訪菇農得知,巴西菇具有抗癌、降血壓、美容養顏、滋陰壯陽和調節人體免疫等功效,菌絲生長溫度范圍10-35℃之間,出菇溫度范圍20-32℃之間,種植的原料主要有稻草、麥秸、玉米秸、玉米芯等,輔料有干牛糞、干雞糞等,選擇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水容易的田塊或空地即可栽培。在綜合分析了巴西菇的種植條件后,考察的村民都一致認為無論是氣候、水源等自然環境,還是種植所需的原料,村里都是最便利的,就是種植巴西菇的自然天堂。
回村后,參加考察的村民種植積極性都很高,村民小組干部立即和在云南搞巴西菇種植收購的福建商人嚴成真聯系,請他到當地來投資,嚴成真表示愿意投資,但種植必須形成規模。村干部把外出考察村民召集起來商議,各自分頭到群眾中宣傳發動。袁剛為了在群眾中起帶頭作用,第一個表示愿意建10個菇棚。但搭建一個菇棚需要1.7萬元的高額投入,很多群眾一是投入難,二是對是否搞得成功持懷疑態度。幾天下來,最后共有12戶農戶愿意參與。決定種植的農戶與投資商協商后簽訂下了種植協議,由投資商免費提供菌種和技術指導,按合同價每公斤6元收購成品菇,農戶出資建大棚種植,實行產、供、銷一體化的回收種植方式。
據投資商介紹,現已在羅平縣羅雄鎮的養馬寨村建有菇棚40個,長底鄉的大海林村建有菇棚41個,富樂鎮的沙路村建有菇棚20個,目前各菇棚均已出菇采收,已采得鮮菇30余噸。鮮菇經過在當地初加工后,再運出去進行分類包裝出口。 (原標題:羅平引進種植巴西菇 目前各菇棚均已出菇,已采收鮮菇3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