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重構的價值
“危”中往往蘊藏著“機”。其實,業界已經開始反思“松茸的價值為何得不到真正的體現?”“應該如何重新體現松茸的價值?”
“我們不能再停留在沒有附加值的簡單搬運階段,”在松茸深加工方面走在業界前沿的云南茂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黃曉戈說,“我們應該結合市場需求,開發出好吃、好用的深加工產品。”
黃曉戈認為,松茸的純天然性是它的“標簽”,如果能在選材、工藝等方面制定相應標準,加大對設備、研發和市場拓展的投入,推出適合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產品,松茸的前途將不可限量。在此,黃曉戈多次強調了“松茸產品”,是要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在這方面,韓國有成功先例。其通過加強對松茸的深加工,原料型出口的比例從100%降低到了15%,在減小對出口依賴的同時,反而增加了原料進口,整個產業產值大幅提高。
據了解,云南茂昽目前擁有中國西南地區最先進的液氮噴淋速凍、減壓氣調保鮮生產線,并率先建立了從原產地收購、運輸、深加工到出口的一條龍冷鏈體系,在業界率先建立生產標準,擁有“保鮮保質負壓冷藏氣調技術+FD凍干技術+低溫萃取技術”提供全閉合產品線,運用世界領先的低溫冷凍干燥技術(FD),100%保證松茸細胞完整性,保持了鮮野生松茸原有的風味與營養成分,將松茸的保存時長延長了3倍,達到了直接食用級、直接泡飲級。
依托技術升級,云南茂昽將松茸打造為美味、安全、放心的高端植物養生食品,出擊國內高端餐飲和禮品市場,成為國內知名航空公司的機供專品,通過在國內各大城市開設專賣店,獲得廣泛好評。今年6月,茂昽松茸在金格設專柜,將松茸帶入高檔商圈。近期,云南茂昽又開始試水電子商務,通過中國松茸交易網入駐中國網庫單品網交易平臺,將松茸推向全國市場。
一系列的突破讓黃曉戈對未來信心滿滿,他認為目前是松茸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只要著力建立好產品標準,企業苦練內功,打造好知名品牌,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今后可以做到不再看出口的“臉色”。
對此,莊寧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說,“松茸曾經兩次上過國宴,拓展國內市場有很好的基礎。現在,市場正好逼著我們找回國內市場,把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都抓起來,建立標準,緊抓食品安全,打造品牌形象,重塑松茸的價值。”據介紹,云南凱云目前已經開始在開拓國內市場,而且成效喜人,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深圳等市場的銷售額都在翻倍的增長。
從云南省食用菌產業升級發展辦公室和云南省國際商會松茸分會獲悉,目前,云南松茸的行業標準正在著手制定中,今年將全面落實《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和食用菌品牌建設,努力提升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努力提升食用菌現代化加工能力和水平。
(原標題:云南松茸 不能只“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