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寧陜縣梅子鎮生豐村有豐富的山林資源,村民們稱之為“路村長”的村委會主任張遷華組織村民代表討論后,確定大力發展豬苓、天麻種植和冷水養殖產業。張遷華深知:沒有看到實際效果,村民是不敢相信、不敢嘗試的。他先后投入資金80多萬元,建起大鯢養殖場,栽培豬苓8000窩、天麻12000窩。2012年他收獲天麻1萬多斤、收入近20萬元。
在他的示范帶動下,村民心動了。一些村民沒有資金,張遷華就自己墊錢購回菌種50000袋,保本賒銷送到村民家門口,而且自己驅車近50公里到梅子鎮,為村民們代辦采伐證等有關手續。在張遷華的帶動下,從小堰組開始,村民們陸續發展天麻和豬苓。到2012年底,全村發展豬苓20000多窩、天麻40000多窩;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一舉從2011年的4100元增至5280元。
今年,生豐村70%以上的農戶栽有天麻或豬苓,全村豬苓達到40000多窩、天麻達到80000多窩,新發展魔芋近千畝。提及村里的產業,張遷華滿懷信心地說:“看這勢頭,今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能輕松突破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