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摘大棚反季秀珍菇
近年來,臨安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方式日益多樣,產業覆蓋面不斷拓寬,隊伍日益發展壯大,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帶動農民增收、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如今各地一些農副產品遭遇滯銷問題的背景下, 臨安市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副產品銷售依然呈現出良好態勢,有的甚至還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他們的產品為何這么受歡迎?他們成功營銷的“秘訣”又是什么?記者走訪了其中幾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希望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炎熱的伏天又來臨了,然而走進臨安鑫溢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秀珍菇大棚,卻是格外的涼爽。整個大棚覆蓋著黑色遮蔭網,棚頂還在噴水,像下著小雨。棚內排列著一排排支架,密集的菌包摞成整齊的“兵陣”狀。一株株嫩白的秀珍菇爭相從菌包里探出身子來。
秀珍菇是從臺灣引進的一種菌類新品,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髙,很受市場歡迎。秀珍菇喜陰涼,一般在每年的2月—5月、9月—11月出菇,而鑫溢食用菌合作社的秀珍菇卻在烈日炎炎的7月長勢喜人。
“這是我們的主打產品之一,可以說是反季節秀珍菇。”鑫溢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水狄云介紹說。合作社位于玲瓏街道雙源村的核心基地占地200余畝,共有100多個大棚,生產常溫秀珍菇、反季節秀珍菇及高低溫香菇。“利用噴霧、噴水降溫以及通風設施可以實現設施化反季節種植秀珍菇,這樣就能填補因季節因素造成的市場產品斷檔、供應不足等問題。我們的秀珍菇在6—8月也能上市了。”
鑫溢合作社的反季節秀珍菇有30多個大棚,每個大棚容納了2萬個菌包,每個菌包都可以出7潮,第一潮產量是最高的,現在長出的秀珍菇已經是第二潮了。“一般一個大棚第一潮的產量是2噸,那幾天我們這里陰天較多,溫度很適合,有幾個大棚產量達到了4噸,都來不及包裝。”水狄云說。秀珍菇采摘要求比較高,合作社每天都需要大量的人工24小時輪班忙碌。
秀珍菇的保鮮期很短,大量秀珍菇采摘下來能夠及時售出嗎?鑫溢合作社顯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反倒是擔心供不應求。合作社每天將大量的貨運往杭州勾莊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然后被立即送到余姚、寧波、上虞等地的直接對接的農貿市場,此外合作社在臨安天工商廈、浙皖農貿城等也設置了展銷點。“今年產量確實還不錯,可還是不夠賣,只能給客戶減量供應。”鑫溢合作社還有個“規矩”,先付錢再發貨,認準“鑫溢食用菌”品牌的客戶們也接受了這一“規矩”。
據了解,30個反季節秀珍菇大棚僅設施就投入200多萬元,普通農戶不可能有這樣的投入,所以鑫溢合作社的產品成了“稀品”。“秀珍菇對環境要求很高,我們連培養基的配料生產都要把關,保證產品品質和安全。像勾莊,經常隨機抽檢,只要被發現一次不合格,你的產品就很難進入他們市場了。” 在水狄云看來,良好的品質是鑫溢秀珍菇獲得熱銷的首要原因。
“當然,市場營銷也很重要。剛開始的時候,誰認識我們的品牌啊,我們都是自己拿著產品天天去農貿市場,逢人就向他們推介,才一點點打開銷路,有了今天的業績。”從無人問津到暢銷,鑫溢合作社花了很多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