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慶元縣縣委書記杜光旻接受采訪(攝影:楊秋煜)
有著“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美譽的浙江慶元,山清水秀,百聞不如一見。“結合浙江省山區經濟科學發展改革試點要求,提出了打造‘尋夢菇鄉、養生慶元’的發展定位。”7月18日,慶元縣縣委書記杜光旻接受人民網天津視窗采訪。
杜光旻介紹,“尋夢菇鄉、養生慶元”展現了慶元最具影響力的三張“金名片”即:“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中國香菇城”、和“中國廊橋之鄉”。
“尋夢”意寓“中國廊橋之鄉”,廊橋,如瑰宅鑲嵌于群山之間,無聲無息,夢回廊橋,如夢似幻。
“菇鄉”意指“中國香菇城”,慶元是香菇開史的地方,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祥地,以“歷史最早、產量最高、市場最大、質量最好”聞名于世,并獲得原產地域保護。2012年“慶元香菇”品牌價值實現45億元,名列全國食用菌類品牌首位,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區域公用品牌之一。
“養生慶元”則立足于“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品牌優勢。慶元森林覆蓋率達86%以上,被譽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氧吧”。
香菇上市現貨交易的主體公司——浙江天民菌菇有限公司落戶慶元,杜光旻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一是能夠提升慶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杜光旻用“一根針”來形容渤商所,通過這根針,千線萬線從慶元穿出,連接到全國各地。由此,全國都會知道慶元、了解慶元。
杜光旻介紹,香菇在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后,全國有200多個客商將在慶元設立工作點。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通過他們,可以把慶元出去。“香菇上市后會有統一包裝,這些包裝會融入慶元的元素,這樣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也都會了解慶元。”
再者,上市還將重塑慶元食用菌在全國的龍頭地位。杜光旻說到,慶元食用菌在上世紀90年代影響力極大,遍布全國各地。因為種植食用菌需要大量木材,隨著生態保護的考慮,慶元菌類生產產量有所減少,影響力也隨之萎縮。
“不能靠量提升,要實現食用菌質的改善,要占領食用菌產業‘微笑曲線’的兩端。”杜光旻認為,,要減少低端生產,實現食用菌生產環境標準化;建立食用菌研發基地推出新品種,“這一頭,我們已經基本實現。”另外一頭,還要創建香菇的品牌、市場和標準。“在渤商所,香菇現貨合約的推出,實現了這一端的占領。”
杜光旻認為,香菇現貨合約上市平臺落戶慶元,將促進該地區的全方位發展。“這個平臺為慶元將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相信會有很多客商通過香菇現貨平臺介入到慶元其他領域。”杜光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