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沙坪鄉草廟子村結合村情,以科學種植椴木銀耳,為實現村民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該村天然林資源得天獨厚,耳林面寬量大,是種植食用菌絕佳的原材料生產基地,尤其適合種植椴木銀耳。該村瞄準銀耳市場供不應求這一商機,科學決策“依山富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鼓勵村民戶戶種植椴木銀耳。該村120戶村民就有80多戶村民種植椴木銀耳,戶均用種200多袋,全村共用種1.6萬袋,可產5000 公斤,產值可達160萬元,為實現村民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引導,科學種植。該村為提升耳農種植技術,提高銀耳產值,主動與縣銀耳科研所聯系,聘請銀耳科研所技術骨干深入該村,針對自然環境及氣候特點,現場練兵,手把手對耳農進行技術指導,從備料、選種、下種到管理采摘全程施教,通過技術培訓,種植農戶掌握了椴木銀耳生產技術,提高了銀耳種植的科技含量,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科技保障。
外宣品牌,銷路暢通。該村在做好科學規劃、科技培訓的基礎上,堅持品牌效益。充分利用外宣,提高該村椴木銀耳量大質佳、價廉物美的良好聲譽。目前,已有商家、小販陸續與農戶簽約訂銷合同,解決了農戶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