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新和縣渭干鄉依格拉艾日克村村民熱依木江把剛采摘下來的香菇送到收購企業出售,一過秤,剛好38公斤,按照每公斤10元收購價計算,總收入380元。
“每天一采摘,我開始采摘不到十天,目前已有3000多元入賬。”熱依木江介紹說,他今年只發展1000棒代料香菇,按照目前這種勢頭計算,畝純收益可達5萬元之多。
新一輪援疆,麗水對口援助新和縣。麗水是世界香菇文化發源地,食用菌產業是麗水農業傳統產業,年產值能達到20多億元。而新和呢,是國家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全縣已形成年產100萬擔以上優質皮棉的生產能力,其中,年產2萬噸的棉籽殼和其它農作物秸稈,卻是生產食用菌的優質原材料。于是麗水就將“食用菌推廣營銷項目”作為其產業援疆的一大重點,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新和縣已建成了南疆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今年麗水又在新和縣建立了28戶示范戶發展食用菌“庭院經濟”,進一步幫助當地農民增收。
為了扶持食用菌“庭院經濟”發展,麗水援疆指揮部聯合新和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引進龍頭企業,向農戶提供發菌好的菇棒,并與農戶簽訂香菇每公斤8元、平菇每公斤5元的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二是在資金上,給予發展食用菌“庭院經濟”的農戶以每棒2元的補助。三是在技術上,通過激勵機制建立起以“援疆技術人員、新和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企業技術人員”三重技術輔導機構,為食用菌“庭院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在這些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和縣農民增收致富的干勁越來越大,村民塞皮阿姆就表示,庭院經濟真好,足不出戶就能輕松掙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