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通江縣白果壩村食用菌生產讓村民增收致富


    【發布日期】:2013-07-01  【來源】:易菇網  【作者】:李敏 金瑞榮
         仲夏六月,驕陽如火。在四川省通江縣板橋口鄉白果壩村食用菌生產基地看到,一棟棟食用菌營養房整齊地排列著,一撂撂袋栽木耳被白色的塑料薄膜包裹著,一個個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愉快地采集食用菌,豐收的喜悅,帶給白果壩村民無盡的感慨。
      白果壩村位于通江板橋口鄉西北部4.7公里處,轄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00余人,是通(江)、南(江)兩縣的結合部,有著交通便利、離場鎮近的地理優勢。長期以來,白果壩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種莊稼和外出務工。看到周邊南江縣興馬鄉木羅村和陳河鄉靠種植食用菌走上了致富道路,白果壩村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們村和興馬木羅村、陳河鄉只隔著一個山梁,同是交通便利、資源豐富之地,人家那里的食用菌產業紅紅火火,我們村是否也能靠種植食用菌致富呢?”白果壩村黨支部書記侯仕華對這個問題有了自己的想法。
      2012年9月,侯仕華帶著本鄉發展食用菌的能人專程到該縣民勝鎮周子坪村對食用菌產業園進行了考察。經過多次考察,侯仕華認為,該村適宜大規模種植食用菌。村里人普遍又有種植銀耳、木耳、香菇的基礎,根據良好的市場前景,于是村“兩委”決定在本村采取“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帶領村民種植銀耳、木耳、香菇增收致富。
      萬事開頭難,銀耳、木耳、香菇種植需要解決資金、技術、水電等難題。侯仕華多方尋求幫助,籌集資金600余萬元。資金到手里,可誰都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過去都是小家小戶種植,村里人從沒有大規模種植過,更不知道能否賺大錢,人人都持觀望態度,沒人敢嘗試。
      如何說服村民?侯仕華召開黨員干部、村民代表會,請本鄉投資商兼技術員的殷禹臣講解“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種植的優越性,讓村民開闊眼界、統一思想、增添信心。
      2013年春節,長期在外務工的村民陳甫勇回家過節聽說了這件事情,認為這是一條有效的致富之路,他立即找到侯仕華表示要種植食用菌。在村里人眼中,陳甫勇人緣好,多年來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做的事情肯定有理,有了他的帶動,隨后便有十幾戶人家也緊跟著報了名,當場出讓土地8畝多。
      經過一個多月努力,今年3月,白果壩村建立起銀耳、木耳營養房3個,生產袋栽木耳10萬袋的食用菌基地建起來了。為了幫助解決種植中的具體問題,村“兩委”多次召開專題會,千方百計調動群眾參與種植的積極性,實現了村民就地學技術、掙票子的目的。
      “今年,在村里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務工,每天務工費100元,目前賺取務工費已達3000多元。”村民殷明洋喜不自禁地說。據殷明洋介紹,去年,在秦巴連片扶貧開發的政策扶持和鄉村及相關部門支持下,他家出租了2畝土地,每畝租金1000元,建起了3棟銀木耳營養房。他在木耳營養房務工,不僅照顧到了家庭,還賺取了務工費3000余元。
      目前,白果壩村椴木銀耳全部投產,共計3000余斤,產值達12萬余元。“隨后村里還要發展食用菌40萬袋,發展以核桃為主的干果業3000畝,栽植茯苓500窖……”談起白果壩村將來的發展,村黨支部書記侯仕華信心百倍。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咸阳市| 上蔡县| 阳春市| 南京市| 江永县| 巴林左旗| 兴仁县| 珠海市| 达孜县| 建水县| 榆中县| 同德县| 迁西县| 久治县| 九寨沟县| 清丰县| 年辖:市辖区| 秦皇岛市| 漳平市| 南陵县| 密山市| 泾阳县| 琼海市| 安达市| 甘孜县| 内丘县| 临朐县| 龙胜| 五河县| 越西县| 论坛| 沐川县| 综艺| 务川| 甘谷县| 赤城县| 苏尼特右旗| 南丹县| 拉萨市|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