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記者先后到久勝、同樂、巨寶山等鄉鎮,對慶安縣黑木耳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在同樂鄉同發村和巨寶山鄉的黑木耳基地,成排的木耳菌包整齊的擺放在地上,木耳種植戶們正在緊張的忙碌著,很多菌包上已經冒出了黑色的芽耳,大概十多天,今年的第一批黑木耳就可以采摘了。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發展實踐, 黑木耳種植已經成為慶安縣富民增收的一個朝陽產業,為使慶安縣黑木耳產業發展壯大,2011年,縣領導于永華帶領農口相關人員先后幾次遠赴東寧縣考察。
與同樂和巨寶山黑木耳種植有所不同,久勝鎮綠福源食用菌合作社的木耳菌包不是擺放在地上,而是整齊的懸掛在各個棚室內,一吊九袋。這就是我縣剛剛引進的木耳培育新模式——吊袋栽培技術。
綠福源食用菌合作社社長張忠臣說,據技術人員介紹,吊袋木耳畝效益可達20萬元,并且在種植管理方面有很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