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寬城縣雙洞子村,村里有鐵礦,已經開采了幾十年,鐵礦資源逐漸枯竭,去年雙洞子村超前謀劃,引導礦老板成功轉型,建起了現代化的杏鮑菇食用菌生產基地。
記者:“您好,現在干嘛呢?”
工人:“接種子呢。”
記者:“這算是你們第幾道工序?”
工人:“他們那是第一道工序,我們這是第二道工序。”
記者:“現在收入怎么樣?”
工人:“基本工資一千五,休息了就不給。”
記者:“感覺來這個場子,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工人:“就是在一塊嗎,人多挺高興,干點活也高興,離家也近,好管著孩子。”
倉庫,冷庫,車間,實驗室一應俱全,去年成立的聚盛園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占地105畝,是寬城縣目前唯一一家專業種植杏鮑菇和食用菌新品種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項目一期投資3850萬元,每天能生產5噸的杏鮑菇。公司總經理董德林帶我們參觀了杏鮑菇的整個生產線,從原料裝袋,殺菌、接種、育菇、再到冷庫,夠一車就發往京津市場,“每一個菇房都是一臺空調,一年365天天天生產,這個實際上是高效的現代農業,把有限的土地給利用起來。”
雙洞子村有個鐵礦,已經開采了十幾年,鐵礦資源逐漸枯竭,預計不到10年就開采完了。村里青壯年以前在礦上打工,鐵礦采完了,村民的就業都成了問題。村支部書記劉元國以前也在外地鐵礦打工,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資源不能再生,越開采越少,將來老百姓這塊,你有鐵礦,你上班去,假如鐵礦沒有了,你怎么做,你還得生活嗎。”
聚盛源食用菌種植公司的董事長彭寶禮就是土生土長的雙洞子村人,以前是一位開鐵礦的老板,在遼寧開過幾年礦,每年回家鄉,看到家鄉還很貧困,于是萌發了帶動家鄉人民致富的念頭。
公司董事長彭寶禮:“一人富不叫富,再加上自己是本村人,看到家鄉還是貧困村,也考慮這方面,想把家鄉帶動富裕起來。”
聚盛源食用菌種植公司一開始起點就很高,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村里半個月就完成了土地流轉。一期工程進展順利,不到一年的時間,產值就達到了一個億。二期也正在謀劃當中,計劃投資5000多萬元,投產后預計日產杏鮑菇15噸,并可研制可發一條日可生產2噸的栗蘑的生產線,能解決300多人就業。
記者:“沒這個廠子之前都干點啥啊?”
商玉霞:“都在家呆著,打麻將唄,種點地或者外出打工,去飯店干點啥呢,村里有八九十人,去年有一百多人在這上班。”
村里有了高科技的企業,他們沒有停步,又開始謀劃村里的發展大計。
村黨支部書記劉元國:“現在我們初步是這樣想的,工廠化的杏鮑菇就出一茬,產生了大量的廢菌棒,我們打算利用廢菌棒來二次育菇,帶動農戶啊家家戶戶都把資源利用起來,還減少廢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