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地衣因其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性而對環境變化高度敏感,能夠對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土地利用以及森林組成與群落結構的變化做出迅速的響應。利用地衣作為指示種是一種極有應用前景的監測環境變化的方法。然而,目前由于附生地衣生態學研究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附生地衣作為環境變化指示種的應用。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恢復生態研究組劉文耀研究員及他博士研究生李蘇等人研究了哀牢山不同森林群落樹干附生地衣的組成、多樣性及其對環境條件變化的響應。結果表明:隨森林群落組成、結構及環境條件的變化,樹干附生地衣的蓋度、多樣性和功能類群分布發生顯著的改變。發現樹干附生地衣可用作為長期、大尺度監測森林動態變化的指示生物,并已篩選出中國樹花(Ramalia sinensis)、槽枝(Sulcaria sulcata)、黑芽牛皮葉(Sticta fuliginosa)等61種指示環境變化的地衣,提出狹葉型地衣類群是監測本區森林環境變化的最佳指示類群。在監測森林環境方面,首次提出了一種簡便、準確的方法:即利用樹干附生地衣指示種與功能群相結合監測森林環境的變化。并應用指示種分析(ISA)、典范對應分析(CCA)和功能性狀分析(FTA)等方法,多角度地闡明地衣指示種的分布及其所指示的森林群落內部結構與生境的異質性。
相關研究結果已以Bole epiphytic lichens as potential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subtropical forest ecosystems in southwest China為題發表于國際環境科學學術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3,29:93–104)。
圖A:嗜落葉樹種基質的地衣指示種——中國樹花(Ramalia sinensis);B:強光生境的地衣指示種——槽枝(Sulcaria sulcata );C:陰濕生境的地衣指示種——黑色牛皮葉(Sticta fuliginosa);D:狹葉型地衣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