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位于長白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食用菌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主要有黑木耳、猴頭、元蘑、玉皇蘑、黃花松茸、羊肚菌、靈芝、香菇、美味牛肝菌等十多個品種三十多類。市委、市政府為發揮資源優勢,優化農村產業發展食用菌生產,加快富鄉裕民步伐,把發展食用菌作為調整農村種植業結構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細、抓好、抓實。截至2004年底,全市已經發展食用菌面積314萬平方米,產量10576萬噸,實現產值4746萬元,其中,黑木耳31.7萬平方米,產量379.3噸,產值386萬元;香菇199.5萬平方米,產量7110噸,產值3234萬元;平菇70.5萬平方米,產量2110噸,產值545萬元。
建立食用菌高效示科技范區輻射帶動農戶生產,目前,已經建立高效示范區5個,分別為梅河口市曙光良種場7000平方米黑木耳科技示范區,通化縣富江、三棵榆樹2000平方米露地香菇科技示范區,通化縣果松、石湖3500平方米黑木耳栽培科技示范區,二道江區鐵廠、鴨園600萬盤食用菌栽培科技示范區。輝南縣金川、日林20萬袋食用菌科技示范區。帶動農戶317戶。
特產技術推廣部門統一繁育菌種,防止農戶自行發展菌種帶來的人力、物力的浪費,減少了菌種繁育成本,提高了繁育菌種的質量,并且保證了菌種純度和數量,在栽植和管理過程中,全市的技術人員全力以赴地深入到田間地頭,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并印發必要的技術資料予以輔助。
現在食用菌已成為我市特產業六大主導產業之一,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市在發展食用菌生產的同時積極開展食用菌研究,已經研究出了近十種適合我市當地生長環境的食用菌品種,如平菇、香菇、滑子蘑、木耳、姬松蘑、灰樹花(粟蘑)等,并成功地完成了菌種繁殖,目前,正在研究用稻草、牛糞、木椴等各種適合食用菌生產的新技術,這項產業將會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通化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