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是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味道鮮美且具有獨特的食療保健作用,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具有抗癌、抗衰老等功效,能夠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美國人稱蘑菇為“上帝的食品”,日本人稱其為“植物食品的頂峰”,因此食用菌擁有“菜中之王”、 “素食之冠”和“藥中珍品”的美譽。
人類最佳飲食結構:一葷一素一菇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人類最佳的飲食結構是“一葷一素一菇”,而在近期中國食用菌協會在廣州華泰賓館舉行的“安全承諾宣言”新聞發布會中,中國食用菌協會也力推國民膳食營養:“一葷一素一菇”的合理膳食結構,可見菇類的營養價值不可小視。
中國傳統飲食,只有葷素就夠了嗎?
以前,我們的飲食習慣為一葷一素,講究葷素搭配。我們都知道,肉類是我們人體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葷”,肉類含蛋白質豐富,一般在10-20%之間,肉類食品含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接近于人體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但肉類也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所以就要搭配素, 全球各國都在控制每餐肉食的攝入量,專揀建議每日飲食中肉食的含量最好不要超過餐飲量的10%。因為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中不僅僅需要蛋白質,還需要很多的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等營養元素,而植物也就是我們說的素食,正是這些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的主要來源。
說到這里,可能有些人就會說,一葷一素搭配不就夠了么,為何還要一菇?據調查,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6年聯合發表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指出,過量的攝入動物蛋白,能顯著增加癌癥,高血壓等疾病的患病幾率,攝入過多會增加人體膽固醇、鈣和草酸的含量,從而形成腎結石等疾病。后來人們慢慢發現菇類富含人體所需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并且高蛋白、低脂肪,是兼有葷素兩者之長的高檔食品,可以在葷素食品之間架起一個溝通的橋梁,幫助葷素食品營養互補吸收,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使膳食結構更加的牢固。大量的實驗也證明了純天然食用菌的健康價值和對癌癥、糖尿病。等病癥的影響。
食用菌超越你的想象
食用菌所含的蛋白質是比較高的,約占干重的30%~50%,所含氨基酸的種類也相當齊全,包含20種基本氨基酸和8種必備氨基酸,其含量比肉類和乳制品還高,不僅如此,食用菌所含的維生素也是十分的豐富,例如:金針菇能有效地增強機體的生活活性,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于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金針菇中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于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且含鋅量比較高,對增強智力尤其是對兒童的身高和智力發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稱“增智菇”;香菇中所含的維生素D相當于大豆含量的21倍,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而真姬菇含磷、鐵、鋅、鈣、鉀、鈉的含量非常豐富,維生素B1、B2、B6、C的含量也較一般菇類高,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食用菌。從20世紀70年代起,真姬菇就開始風靡日本市場,后引入中國。
杏鮑菇營養也同樣豐富,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齊全,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雙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異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所含的酪氨酸酶能溶解一定的膽固醇,其營養價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稱。長時間食用菇類會讓你的身體狀況變得更好,而且你會發現改變人體膳食結構是完全可能的。
作為葷素食品之間的橋梁,工廠化食用菌在中國的銷量增長很快,菌類菜在京城已成為一個流行素菜品種,在一般的中高檔酒樓,菌類菜品占有重要的份額。食用菌的營養已經得到國際認可,中菌協倡導的“一葷一素一菇”無疑是最科學的飲食營養搭配。安全營養的食用菌絕對是每一個美食愛好者的首選食物,是我們日常餐桌追求健康的最佳選擇。將飲食轉向“一葷一素一菇”合理膳食結構,千萬不要忘記食用菌,每日食菌,健康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