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平橋鎮塘下謝村的聚金綠色蔬菜種植園,員工們正忙著采收荷蘭菇。荷蘭菇從去年12月份開始上市以來,一直供不應求,主要銷往新昌、嵊州、臨海等地。
該企業負責人余浩楓說,現在荷蘭菇每天上市量在500多公斤,最多的時候,一天上市量達到1300公斤。
從2011年開始投資以來,余浩楓已經投入了將近300萬元,計劃3年收回投資。
余浩楓充滿信心地說:“現在總體情況很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預計到5月初結束上市,5月份開始,我將再投資215萬元,擴大規模,提高效益。”
為了種好荷蘭菇,余浩楓高薪聘請了來自嘉興的專家。有近40年研究菇類種植的專家王明奎說:“種植荷蘭菇,技術和管理是關鍵,我們采用兩次發酵技術。種荷蘭菇就是用稻草,加上肥料,經過高溫發酵,再播種,播種了以后,澆水再發酵,等到上面泛白,再蓋上草、泥巴。這個就是兩次發酵,整個過程用高溫處理的,不用藥水。”王明奎說,天臺的氣候挺適合種植荷蘭菇的,天臺平均氣溫要比嘉興高3攝氏度左右,更有利荷蘭菇種植。
該企業負責人余浩楓說,現在荷蘭菇每天上市量在500多公斤,最多的時候,一天上市量達到1300公斤。
從2011年開始投資以來,余浩楓已經投入了將近300萬元,計劃3年收回投資。
余浩楓充滿信心地說:“現在總體情況很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預計到5月初結束上市,5月份開始,我將再投資215萬元,擴大規模,提高效益。”
為了種好荷蘭菇,余浩楓高薪聘請了來自嘉興的專家。有近40年研究菇類種植的專家王明奎說:“種植荷蘭菇,技術和管理是關鍵,我們采用兩次發酵技術。種荷蘭菇就是用稻草,加上肥料,經過高溫發酵,再播種,播種了以后,澆水再發酵,等到上面泛白,再蓋上草、泥巴。這個就是兩次發酵,整個過程用高溫處理的,不用藥水。”王明奎說,天臺的氣候挺適合種植荷蘭菇的,天臺平均氣溫要比嘉興高3攝氏度左右,更有利荷蘭菇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