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四川省農業廳與省農科院聯合舉辦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技術與模式現場會,通過現場觀摩和專家講解,為全省15個食用菌生產大縣的代表展示了四川省食用菌最新研究成果,推介了四川省示范成功的多種糧菌復合模式。
近年來,省農科院土肥所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設“千斤糧萬元錢”糧經復合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目標,積極探索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技術與模式。在金堂縣趙家鎮和什邡市湔底鎮的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技術與模式示范點,“一季水稻+一季蔬菜+一季羊肚菌”的糧菜菌高效復合生產模式,在實現千斤糧、一季菜的同時,畝投入近萬元種植羊肚菌,當季可獲得近2萬元的純利潤。
據介紹,通過成立四川食用菌創新團隊進行集中攻關,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已研究成功多種成熟的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模式,比如羊肚菌還可與水稻進行輪作、進行大棚栽培、林下栽培,另外,大球蓋菇、雙孢蘑菇、平菇或姬菇、袋栽黑木耳都可與水稻輪作,玉米地可間套竹蓀香菇靈芝等菌類,很多地方根據當地生態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都大面積達到“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
近年來,省農科院土肥所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設“千斤糧萬元錢”糧經復合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目標,積極探索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技術與模式。在金堂縣趙家鎮和什邡市湔底鎮的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技術與模式示范點,“一季水稻+一季蔬菜+一季羊肚菌”的糧菜菌高效復合生產模式,在實現千斤糧、一季菜的同時,畝投入近萬元種植羊肚菌,當季可獲得近2萬元的純利潤。
據介紹,通過成立四川食用菌創新團隊進行集中攻關,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已研究成功多種成熟的糧菌復合高效生產模式,比如羊肚菌還可與水稻進行輪作、進行大棚栽培、林下栽培,另外,大球蓋菇、雙孢蘑菇、平菇或姬菇、袋栽黑木耳都可與水稻輪作,玉米地可間套竹蓀香菇靈芝等菌類,很多地方根據當地生態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都大面積達到“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