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縣鐵廠鎮食用菌生產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已經成為當地群眾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
在鐵廠鎮的西溝口、紅銅、新聲等村,依山而建的大棚猶如一條條蛟龍,或一字排開,連成一片,或三三兩兩,散居田間,從高處望去,顯得格外耀眼。正在忙著向大棚里碼放食用菌棒的婦女,叫金彩云,她高興地介紹說,2010年看到村上許多村民種植袋料香菇發了家,自己也動了心,沒想到一年下來,收入還真不錯,比出外打工強多了,今年,他家的大棚已從第一年的5棚發展到現在的22棚,種了6萬袋香菇,一年收入10多萬元。
發展袋料香菇,原料需要用到大量木材,如何讓這一傳統產業得到持續發展,又不破壞當地森林資源,為此,鎮黨委、政府多次與禮泉、漢中等蘋果種植基地聯系,利用淘汰、老化的蘋果樹枝,作為袋料香菇菌棒原材料,有效解決了破壞與發展之間的難題,既發展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又保護了森林資源。現在,鐵廠鎮有了食用菌產業合作社,香菇產業越作越大,僅此一項就可為當地群眾帶來1千多萬元的經濟收入,成為一村一品的亮點產業。
在鐵廠鎮的西溝口、紅銅、新聲等村,依山而建的大棚猶如一條條蛟龍,或一字排開,連成一片,或三三兩兩,散居田間,從高處望去,顯得格外耀眼。正在忙著向大棚里碼放食用菌棒的婦女,叫金彩云,她高興地介紹說,2010年看到村上許多村民種植袋料香菇發了家,自己也動了心,沒想到一年下來,收入還真不錯,比出外打工強多了,今年,他家的大棚已從第一年的5棚發展到現在的22棚,種了6萬袋香菇,一年收入10多萬元。
發展袋料香菇,原料需要用到大量木材,如何讓這一傳統產業得到持續發展,又不破壞當地森林資源,為此,鎮黨委、政府多次與禮泉、漢中等蘋果種植基地聯系,利用淘汰、老化的蘋果樹枝,作為袋料香菇菌棒原材料,有效解決了破壞與發展之間的難題,既發展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又保護了森林資源。現在,鐵廠鎮有了食用菌產業合作社,香菇產業越作越大,僅此一項就可為當地群眾帶來1千多萬元的經濟收入,成為一村一品的亮點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