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鑄
僅僅半年,號稱“中國食用菌第一股”的“菇木真”這個股票簡稱就成為了歷史。“菇木真”重新改回原名星河生物(300143.SZ)。
從更名那一刻起,星河生物又講了新的資本故事,其研究數年的高端菌種廣東蟲草子實體被衛生部批準為新資源食品,而隨后連續4個漲停板讓投資者對此次易名有了更多的遐想。“10萬更名費,撬動4億財富”成為A股2013年的第一個“奇跡”。
延遲8天披露研發新品進展,讓資本嗅到了機會,數十家證券營業部資金蜂擁而至,接力促成4個漲停板,星河生物也因此被質疑“配合”資本炒作。
“我們也是很晚才知道這個消息,而且目前仍未收到衛生部的證書或文件,”星河生物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廣東蟲草子實體在申請新資源食品之前,一直處于實驗室培植的技術試驗階段,并未曾正式進行產業規?;a。同時,廣東蟲草子實體是新資源食品,之前也未在銷售市場上出現過,存在市場風險。
公告遲到8天
2013年1月23日,星河生物公告稱已經正式變更工商登記,股票簡稱也從“菇木真”變回“星河生物”。
而伴隨著這份更名公告,星河生物還披露了《關于廣東蟲草子實體申請新資源食品進展情況說明的公告》。
這份進展公告表述:2013 年1 月15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了(衛生部公告2013 年第1 號)《關于批準茶樹花等7 種新資源食品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批準廣東蟲草子實體等為新資源食品。
記者遍查星河生物歷年公告發現,廣東蟲草子實體最早出現是在其2010年12月的招股說明書中。
資料顯示,在星河生物上市前,已經與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合作進行野生蟲草栽培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項目,當時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并申請衛生部批準。
而在招股書中,星河生物為廣東蟲草子實體預設了一個規劃:五年內,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廣東蟲草進行產業化以及深加工產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