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
星河生物蟲草項目尚處于實驗室培植的技術試驗階段,并未曾產業規模化生產。C FP供圖
盡管預期2012年凈利潤僅為400-1200萬元,但在上周公司更名、廣東蟲草子實體獲批為新資源食品兩事件的刺激下,“食用菌上市第一股”星河生物連續拉出了4個漲停,四日累計漲幅達46 .45%。
昨日晚間,星河生物發布了對股價異常波動的核查進展。其稱,經查詢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再次公布核查結果
星河生物此次的四連板始于其更名之日,星河生物23日發布公告稱已經正式變更工商登記。記者了解到,這是星河生物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面第二次更名。其去年6月將“星河生物”更名為“茹木真”,然后在12月底決議又將“菇木真”改回“星河生物”。改名并未對星河科生物的主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此在業界看來,星河生物此番四連漲背后的炒作點更多在于其研發的廣東蟲草子實體產品。2013年1月15日,衛生部官方網站發布了(衛生部公告2013年第1號)《關于批準茶樹花等7種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該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批準廣東蟲草子實體等為新資源食品。
記者從星河生物2010年底發布的招股書了解到,當時其已經透露正在與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合作進行野生蟲草栽培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項目,當時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并申請衛生部批準。在招股書中,星河生物給出了一個規劃:五年內,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廣東蟲草進行產業化以及深加工產品研究。顯然,如果蟲草這一高端產品如果得以產業化,無疑將為星河生物帶來很大的發展契機。但能否為公司扭轉業績頹勢目前尚難下定論。如此看來,星河生物此番股價暴漲實在令人覺得很疑惑。
上周三,星河生物發布公告稱,1月21日、1月22日、1月2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經核查,公司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而上周五,其又發布公告稱已就近日股價的異常波動展開核查工作。在昨日的公告中,星河生物再次重申,廣東蟲草子實體在申請新資源食品之前,一直處于實驗室培植的技術試驗階段,并未曾正式進行產業規模化生產。作為新資源食品,之前并未在銷售市場上出現過,該項目存在市場風險。
星河生物同時稱稱,公司未發現近期公共傳媒報道了可能或已經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信息。而公司實際控制人葉運壽先生在本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期間未買賣本公司股票。
同時,星河生物昨晚也發布了201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公告,其在公告中稱1月28日公司實際控制人葉運壽向董事會提交了201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提議及承諾,葉運壽建議鑒于公司2012年度盈利狀況一般,同時公司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生產經營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滿足生產經營需要,提議201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本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進行資本公積轉增。
行業產能急擴,毛利回升仍有難度
在星河生物上周股價暴漲的大背景下,其顯示的業績情況卻不得不提。星河生物2012年的凈利潤預計為400萬元至1200萬元,同比下降80%至93%。
在行業突然遭遇供大于求,食用菌價格大跌的背景下,菇木真2012年面臨著極大的業績壓力。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達到了788家,同比增長21%,而2006年企業數僅為46家;2012年全國食用菌工廠化日產量達到了5080噸,比2011年的3188噸增長了將近60%,特別是金針菇產量,2012年日產量2719噸,較2011年的1348噸增長了一倍多,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記者了解到,2012年菇木真已經連番出售拉升銷售和食用菌價格。一方面,其增加了杏鮑菇新品和干貨品種,另一方面則大打渠道多樣化牌,進軍商超和電商渠道。據一位接近星河生物的人士透露,目前星河生物的食用菌共鋪至20余家大型商超。另外星河生物對干貨新產品還有意向深加工方向拓展,包括一些即食類小食品和一些菇醬類產品等。
“行業產能急速擴張的直接結果是產品價格的低迷。”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郭偉明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星河生物未來產能將持續釋放,但毛利回升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