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澤生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王澤生教授,19日進京領獎歸來就又來到長樂市鶴上鎮新覽村的雙孢蘑菇科技示范基地,他在這里指導菇農科技種植已有30多年。
長樂市希爾帆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現代食用菌產業福州綜合試驗站的示范基地,是雙孢蘑菇(含草菇)新技術新品種示范點,目前面積達2.5萬平方米,年產雙孢蘑菇2000多噸,以國內鮮銷為主,部分加工成罐頭出口。基地負責人陳凡告訴王澤生,前幾天菇棚溫度較高,新品種出菇較少。王澤生立即提出了解決辦法——要注意調節菇棚的溫度,并提高培養料的含氮量,以增加菇的蛋白質,最好選用含氮量高的雞糞來堆制培養料。
陳凡說,由于農民缺乏新技術,需要專家經常來現場指導,再通過長樂食用菌行業協會、農民合作社,把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到各種植戶。目前長樂進行設施栽培白蘑菇的種植戶有100多戶,種植面積達33萬平方米,有80%種植戶采用了專家推薦的新品種、新技術。另外,以前沒有好的保鮮技術,鮮菇只能運輸到1天路程內的地區,超過1天菇外觀易褐變,影響銷售。為此,專家們還研制推廣新保鮮技術,即在出菇前幾天停止菇床噴水,采收包裝后進行降溫抽濕處理,并采用冷鏈運輸,可保證7天內不褐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