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我國食用菌行業轉型升級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進而提出“四個著力”、“五個更多”的發展思路,這種發展思路對食用菌行業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進入新時期、新階段,我國食用菌行業的變化趨勢突出表現為生產方式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自然條件由自然生產向提高設施裝備水平轉變;產業結構由初級產品向精深加工轉變;經營形式由家庭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流通體系由現貨交易向應用現代交易手段轉變;產業功能由生產性功能向多功能轉變;產業布局由東南沿海地區向內地拓展轉變;增長方式由追求數量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我們必須深刻認識行業發展新趨勢,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著力推進行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十八大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具體到我國食用菌行業,就是要大力推動科技進步,提升全行業的發展水平。
我國食用菌產業是不斷依托科技創新實現穩步發展的,但與發達國家比較差距較大,究其原因,一是教育體制導致行業高層次技術人才匱乏;二是國家和企業內部對農業科研投入過低導致研發水平滯后,三是缺乏有效激勵機制。目前我國的食用菌產業正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的嚴峻挑戰,這決定了我們未來的食用菌發展必須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盡快將發展重心轉移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協會將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推動我國的食用菌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從而引發原始創新;整合協會的各種資源做好單項技術優化組合,從而引發集成創新; 結合國家和企業實際,改造升級引進的先進技術,提高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從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立新型食用菌科技創新體系,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
特別指出的是,協會要高度重視和推廣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連云港國鑫為例,該公司近年專注于食用菌工廠化成套設備的研發,著重解決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如何建設自主品牌問題,企業先到日本、韓國等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發展比較先進的國家進行考察,又從那里花重金請來了技術人員和先進設備,然后再依托其精良設備和專業人才,結合國內食用菌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國產化研發,經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實踐過程,終于研制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成套設備,該設備屬國內首創,獲得多項專利發明。如今公司已成為一家集開發、制造、安裝、調試于一體的從事食用菌工廠化設備生產的高新企業。協會要多挖掘這類資源,做好推廣和引導工作,為推動我國食用菌企業建設民族品牌、自主品牌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