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實現農民收入倍增,廣西農業應該怎么做,初冬時節,記者來到柳州市柳城縣太平鎮,看看這里的農村有什么變化、這里的農民在做些什么。
廣西冬季氣候溫暖,加上勞動力和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發展冬季食用菌產業,也成為助推農民收入倍增的新舉措。
記者:這里是柳城縣太平鎮的新建屯,放眼望去,往年撂荒的一大片冬閑田現在已擺栽上了黑木耳。
在新建屯,記者遇到了村民覃建偉,小覃說,以前在城里打工,一年下來攢不下多少錢。今年冬天,聽說村里要搞冬種食用菌,他和妻子商量后就回到村里,沒想到擺栽黑木耳的收入這么可觀。
柳城縣太平鎮新建屯村民 覃建偉:我種4畝,可能大概有(收入)6萬左右。
小覃說,為了讓他們夫妻倆學會擺栽黑木耳,縣農技人員沒少來他們家。現在,只要一個電話,農技人員就會趕過來,免費指導,并聯系好了收購商,解決了他們擺栽黑木耳的后顧之憂。
柳城縣太平鎮新建屯村民 覃建偉:所以賺錢了,明年我打算要擴大,想種到7畝到8畝。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研究員張金霞說:你比如像現在這個季節,我們看地栽的黑木耳,還有其他的食用菌,你們不用加溫,也不用搭很大的建筑設施,成本要比其他地區低很多。
我們粗略算了一下,新建屯有田地300畝,按150畝冬閑田、黑木耳每畝純收入1萬元計算,保守估計,整個屯僅黑木耳一項收入就能超過一百萬元,再加上早稻、晚稻、甘蔗等,人均收入將超過5萬元。
目前,全區有冬閑田3000萬畝,只有約一半得到開發利用,其中相當部分適宜發展冬季食用菌。來自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我區食用菌預計總產量將突破100萬噸,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15年,全區食用菌總產量將達到170萬噸,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說: 這樣的產業抓住了,我們農民致富這塊,翻番目標就能夠加快實現了。
廣西冬季氣候溫暖,加上勞動力和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發展冬季食用菌產業,也成為助推農民收入倍增的新舉措。
記者:這里是柳城縣太平鎮的新建屯,放眼望去,往年撂荒的一大片冬閑田現在已擺栽上了黑木耳。
在新建屯,記者遇到了村民覃建偉,小覃說,以前在城里打工,一年下來攢不下多少錢。今年冬天,聽說村里要搞冬種食用菌,他和妻子商量后就回到村里,沒想到擺栽黑木耳的收入這么可觀。
柳城縣太平鎮新建屯村民 覃建偉:我種4畝,可能大概有(收入)6萬左右。
小覃說,為了讓他們夫妻倆學會擺栽黑木耳,縣農技人員沒少來他們家。現在,只要一個電話,農技人員就會趕過來,免費指導,并聯系好了收購商,解決了他們擺栽黑木耳的后顧之憂。
柳城縣太平鎮新建屯村民 覃建偉:所以賺錢了,明年我打算要擴大,想種到7畝到8畝。
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研究員張金霞說:你比如像現在這個季節,我們看地栽的黑木耳,還有其他的食用菌,你們不用加溫,也不用搭很大的建筑設施,成本要比其他地區低很多。
我們粗略算了一下,新建屯有田地300畝,按150畝冬閑田、黑木耳每畝純收入1萬元計算,保守估計,整個屯僅黑木耳一項收入就能超過一百萬元,再加上早稻、晚稻、甘蔗等,人均收入將超過5萬元。
目前,全區有冬閑田3000萬畝,只有約一半得到開發利用,其中相當部分適宜發展冬季食用菌。來自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我區食用菌預計總產量將突破100萬噸,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15年,全區食用菌總產量將達到170萬噸,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說: 這樣的產業抓住了,我們農民致富這塊,翻番目標就能夠加快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