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臺灣名品博覽會11月22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臺灣名品博覽會展期4天,市民免費進場參觀。參展產品涉及臺灣高新科技、電子產品、節能環保、文化創意、運動休閑、品味生活、綠色農業精品等類別。
“乍一看我還以為是盆花呢!原來是蘑菇。”一位大媽笑著指著展臺上的一棵盆栽植物說道。“開始我還以為旁邊這一圈綠葉是花的葉子,到跟前一看,是油菜!”
除此之外,一家專門經營綠色、無公害植物的展臺也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展臺上擺著五盆盆栽,花盆中央是雪白的平菇。圍繞著平菇的,有的盆里是生菜,有的是油菜,遠處一看,很像綠葉襯托白花。
據了解,這是一種盆栽食用菌,盆中間的白平菇和周圍的菜葉都可以食用。白平菇生長在特制的培養包頂端,培養包埋在土里,就好像蘑菇長在土上似的,周圍富余空間可以種上生菜或者油菜等葉菜。
展臺負責人介紹說,花盆以紫砂制成,透氣性好。大盆直徑大約30厘米,售價200元,小盆大約20厘米,售價100元。食用菌隨長隨吃,而且可以一直長下去。
據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市場拓展處王熙蒙介紹,臺灣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綠色貿易計劃會大力扶持參展的綠色企業。綠色概念也貫徹在市民生活中,比如在臺北實行多年的“垃圾不落地”口號,就是臺北市民的驕傲。小區不設垃圾回收箱,垃圾車在固定時段進入社區,聽到音樂,居民就知道垃圾車來了,然后把自家垃圾投放在垃圾車上。“這一做法推行之初也很艱難,但居民看到社區非常干凈,就漸漸接受并自覺執行。”王熙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