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房山區種植中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市、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化兩區”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促進房山區食用菌產業的不斷發展。
食用菌作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區一品”產業,區種植中心認真落實食用菌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依據產業發展支持獎勵辦法和實施辦法,因地制宜、引導服務食用菌產業。自2008年以來連續四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小蘑菇新農村十強縣”、“ 小蘑菇新農村示范縣”以及“全國食用菌文化建設先進縣”。
目前全區食用菌產業整體規模繼續居于全市首位,全區食用菌栽培面積1300萬平方米,產量6萬噸,產值5.2億元。圍繞食用菌工廠化現代制造聚集園區,通過改建、新建、擴建,已達到10多家食用菌工廠化的規模,日生產能力年增加近20噸,基本實現了日產百噸的工作目標。整個產業鏈條更趨完善,產業發展層次進一步提升。形成了菌種研發、菌棒供應、規模生產、產品加工、廢料處理、統一品牌、科技服務的閉合產業鏈。與中國食用菌協會(房山)基地在科研、企業、市場成功對接,實現了產業服務平臺搭建、推進食用菌標準化體系等方面功能拓展,食用菌市場的物流體系已初步建立。
食用菌作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區一品”產業,區種植中心認真落實食用菌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依據產業發展支持獎勵辦法和實施辦法,因地制宜、引導服務食用菌產業。自2008年以來連續四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小蘑菇新農村十強縣”、“ 小蘑菇新農村示范縣”以及“全國食用菌文化建設先進縣”。
目前全區食用菌產業整體規模繼續居于全市首位,全區食用菌栽培面積1300萬平方米,產量6萬噸,產值5.2億元。圍繞食用菌工廠化現代制造聚集園區,通過改建、新建、擴建,已達到10多家食用菌工廠化的規模,日生產能力年增加近20噸,基本實現了日產百噸的工作目標。整個產業鏈條更趨完善,產業發展層次進一步提升。形成了菌種研發、菌棒供應、規模生產、產品加工、廢料處理、統一品牌、科技服務的閉合產業鏈。與中國食用菌協會(房山)基地在科研、企業、市場成功對接,實現了產業服務平臺搭建、推進食用菌標準化體系等方面功能拓展,食用菌市場的物流體系已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