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要發展,主要靠產業發展,靠開發式扶貧,變‘輸血’為‘造血’。”在采訪中,記者多次聽到當地干部群眾這樣說。
幾年來,庫倫旗委、政府針對農村貧困人口增收難、增收渠道少、增收不穩定的實際,一致認為:沒有產業支撐的扶貧開發是空中樓閣,不實現特色農業產業化,農民增收目的就不可能實現。
有鑒于此,庫倫旗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扶貧開發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引導扶持貧困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該旗先后投人產業化扶貧資金1646萬元,全力培育畜牧養殖和設施農業產業,重點扶持養牛、蔬菜、食用菌栽培產業的發展,一大部分貧困群眾通過重點扶持項目實現了脫貧致富。以飼養基礎母牛、高產奶牛為主的額勒順、茫汗畜牧養殖業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發展,以食用菌栽培為主的白音花、扣河子食用菌產業已經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按照龍頭帶基地、基地促發展的模式,該旗先后扶持蘊綠、清谷新禾、興農禽業等銷售額百萬元以上龍頭企業15家,8個食用菌、蔬菜產品取得了國家農業部食品質量安全認定和無公害產品標志使用權,產品遠銷遼寧、河北、廣東等10多個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