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2012年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實施指導意見》。這是兩部深入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大對農業支持保護力度的重要舉措。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5億元,按照不超過單個設施平均建設造價30%的定額補助標準,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扶持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農產品儲藏、保鮮、制干等設施。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但在產地初加工領域由于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導致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下降。據專家測算,我國 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損失率,折算經濟損失達3000億元以上,相當于1億多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被浪費掉,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豐產增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為此,農業部、財政部決定在繼續加大現有財稅扶持政策力度的基礎上,新增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資金,獎補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產地初加工設施。2012年,中央財政資金重點獎補新建的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果蔬烘干等三類共18種規格的設施。項目實施區域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1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產馬鈴薯、蘋果和其他特色果蔬的縣市、團場。
農、財兩部對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的總體思路、實施原則、獎補程序、職責分工、監督考核和資金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按照進度安排,承擔2012年項目的11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級農業、財政(財務)部門須于5月30日前將項目實施方案聯合上報農業部、財政部備案,同時下發承擔項目的縣級有關部門。兩部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宣傳,明確任務分工,抓緊做好項目審核、技術培訓、竣工驗收等工作,努力確保獎補設施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但在產地初加工領域由于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導致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下降。據專家測算,我國 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損失率,折算經濟損失達3000億元以上,相當于1億多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被浪費掉,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豐產增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為此,農業部、財政部決定在繼續加大現有財稅扶持政策力度的基礎上,新增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資金,獎補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產地初加工設施。2012年,中央財政資金重點獎補新建的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果蔬烘干等三類共18種規格的設施。項目實施區域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四川、云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1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主產馬鈴薯、蘋果和其他特色果蔬的縣市、團場。
農、財兩部對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的總體思路、實施原則、獎補程序、職責分工、監督考核和資金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按照進度安排,承擔2012年項目的11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級農業、財政(財務)部門須于5月30日前將項目實施方案聯合上報農業部、財政部備案,同時下發承擔項目的縣級有關部門。兩部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宣傳,明確任務分工,抓緊做好項目審核、技術培訓、竣工驗收等工作,努力確保獎補設施當年建設,當年使用,當年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