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日前在此間舉行的第96屆廣交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商務部采取了包括推動農業出口信用保險在內的多項措施,擴大了優勢農產品的出口。
伴隨著新一輪農業談判的進程,近年來國際農產品貿易呈現出了新趨勢。于廣洲分析說,在農產品貿易更加自由、開放的同時,各進口國對農產品制訂了越來越高的技術標準,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的市場需求量在快速增長;肉類、谷物在食品消費中的比例逐步下降,水海產品、蔬菜、水果的比例穩步增長。國際市場對加工制成品、園藝、水海產品以及有機農產品的需求旺盛,也為我國擴大農產品出口提供了機遇。
為了把握機遇,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在過去一年中大力推動了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工作。今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提高了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目前這項工作已初見成效。據統計,1至9月,農產品出口的承保金額同比增長了70%以上,已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投保企業增加了一倍多,也超過了去年全年水平;特別是新政策出臺后,承保額高速增長,政策效應十分顯著。
其次,我國相關部門加大了對外交涉力度,為農產品出口營造良好貿易環境。今年初,我國發生禽流感疫情后,商務部與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對外工作,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對港澳地區的活雞供應和對日本、韓國等主銷市場的禽肉熟制品供應。經過努力,目前歐盟已宣布對我國除禽肉以外的動物源性產品取消禁令;日本也于今年6月取消了我冷凍菠菜的進口限制。同時,商務部還努力促使歐、美對我國放開禽肉熟制品市場;并利用歐盟擴大后的補償貿易談判、東盟自貿區早期收獲協議、與菲律賓等國的大米談判、與俄羅斯等國的入世談判等契機為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爭取利益。
農產品出口信息服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96屆廣交會期間,商務部首次推出《中國農產品出口指南》。除此以外,商務部政府網站還開辟了《農產品出口》專欄;與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聯合在“農貿網”上開設了《農貿專欄》,初步搭建起信息服務平臺;逐月發布《中國農產品出口月度統計報告》;發布了美國、歐盟、法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的園藝產品市場情況。同時,還在政府網站及時發布各類政策法規信息,解答公眾提出的問題,進行政策咨詢。
(來源: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