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北新聞網消息:近日,平泉縣食用菌研究會會長梁希才歷時一年多時間,潛心研究、設計試驗的“太陽能發菌出菇棚”在平泉問世。“這種發菌出菇棚可利用太陽能升溫,節能還環保,早春發菌的菌袋可迅速積溫,秋冬季節可延長出菇時間。”平泉縣食用菌示范基地的技術員劉海軍說。
在食用菌生產中,菇農普遍建設的發菌棚和出菇棚都是利用兩層大棚膜中間夾一層草簾或毛氈,棚內用熱風機或火爐取暖升溫的辦法進行發菌出菇。它存在著成本高、浪費能源和安全隱患等不利因素。
2011年初,平泉縣食用菌研究會會長梁希才針對此現狀,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決心要研究一種新模式來解決此項技術難題。他多次到北京、保定等地市場考察原材料。在實踐中,他根據現代新型透光保溫材料——陽光板即能透光又能保溫的原理,投資20萬多元,按照傳統、常用和新設計的模式建起三座占地840平方米的發菌棚,進行定時溫度測量試驗。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潛心研究、試驗,他終于設計成功一種“太陽能發菌出菇棚”新模式。這種發菌出菇棚因采光面積大,與普通棚相比,白天溫度可提高8℃度以上,具有升溫快、能保溫、降低生產成本和環保等優點。
“今年,這種菌棚新模式將在全縣推廣建設,加快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它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梁希才說。
在食用菌生產中,菇農普遍建設的發菌棚和出菇棚都是利用兩層大棚膜中間夾一層草簾或毛氈,棚內用熱風機或火爐取暖升溫的辦法進行發菌出菇。它存在著成本高、浪費能源和安全隱患等不利因素。
2011年初,平泉縣食用菌研究會會長梁希才針對此現狀,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決心要研究一種新模式來解決此項技術難題。他多次到北京、保定等地市場考察原材料。在實踐中,他根據現代新型透光保溫材料——陽光板即能透光又能保溫的原理,投資20萬多元,按照傳統、常用和新設計的模式建起三座占地840平方米的發菌棚,進行定時溫度測量試驗。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潛心研究、試驗,他終于設計成功一種“太陽能發菌出菇棚”新模式。這種發菌出菇棚因采光面積大,與普通棚相比,白天溫度可提高8℃度以上,具有升溫快、能保溫、降低生產成本和環保等優點。
“今年,這種菌棚新模式將在全縣推廣建設,加快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它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梁希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