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縣富嶺鎮圳邊村幸福工程幫扶對象鄧維琴談起香菇生產獲得好收成,露出開心的笑臉。
3月25日,福建省浦城縣富嶺鎮圳邊村二女結扎戶鄧維琴的木耳田邊,木耳幾乎已經結束收成。鄧維琴遠遠看到鎮計生辦主任嚴朝輝,忙湊上去問:“嚴主任,今年我打算多種些木耳香菇,計生辦能再為我們提供幫助資金嗎?”
“去年的利潤好嗎?”沒急著答應,嚴朝輝首先向鄧維琴了解種植情況。
“我種了一萬筒木耳,每筒利潤可以達到兩塊以上,一年能賺三萬元。”鄧維琴說,“除了種木耳,我還做菌種賣,效益也不錯。今年想要擴大規模,還有些資金缺口希望計生辦能幫忙。”
“除了幸福工程的款項,我們計生委還有針對計生戶的小額貼息貸款,你到信用社貸款兩萬元以下的款項,利息由政府補貼,你可以到信用社打聽一下。”嚴朝輝建議。
“好的好的。”鄧維琴連聲應著。
2009年,鄧維琴成為圳邊村第一批享受3000元幸福工程救助款的幸福媽媽。
“這3000塊錢就是我種菇的啟動資金。”鄧維琴說,這筆錢基本解決了她當年的投入資金,也讓她賺到了“第一桶金”。僅2009年一年,圳邊村幸福工程發放了25萬元扶持36戶計生戶,并帶動他們種菇,村民們富了,村集體收入也多了,僅當年就增收100多萬元。
讓更多計生戶受益和深入宣傳計生基本國策,是浦城縣計生協會的工作出發點。而資金發放只是服務的開始,協會建立一人一份的救助對象的翔實檔案,清楚列出救助時間、發展項目、聯系方式等,方便與之溝通聯系。定期組織文化技術培訓,提升計生戶文化素質和項目發展的科學化,采取受助計生戶與農技干部“結對子”,對項目運作全程跟蹤服務,真正幫助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全面提高受助母親綜合素質,提升救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