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已進農歷二月,北國的大地還是天寒地凍,草木蕭條。但是在平泉縣榆樹林子的特色產業大棚中,花香怡人,瓜果盈架,菌菜滿棚。在這個本來應該坐在暖暖和和的熱炕頭上“貓”著的寒冷季節中,這里的農民們卻在設施大棚中,熱火朝天的忙著采花摘菜,用他們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收獲著喜悅與豐收。
在百代營子的反季節香菇大棚中,一朵朵乳白色、圓潤的香菇俏生生的生長著,朱大娘和二十多個工人小心翼翼的摘著香菇,幸福的笑容在她略顯憊的臉上蕩漾。她家自2009年冬天開始在設施大棚中種植反季節架式香菇,經過第一年的失敗后,他們通過不斷的學習-改進-創新種植技術,終于在2010年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在那一年,她家的二萬袋香菇純掙了九萬元,平均每袋出菇一斤半,純掙4元多,在當地轟動一時。現在,她家已帶動當地3家菇戶建立起了占地14畝,數量達12萬袋的反季節香菇種植園區,由于她們家的香菇朵形好,品質優,所以剛要出菇,就有凌源、建平等地客商主動上門來求購。今年的香菇不但長得好,而且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每公斤一直在10元以上,從春節前一個月出菇到現在,她們園區純收入收入已經超過四十萬元了,真就了那句老話“付出總有回報”,難怪疲憊的朱大娘臉上的笑容一直都那么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