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秀珍菇又賣了4萬多元,價錢還蠻穩定的,種植秀珍菇確實很賺錢,從前年開始,我種了6畝,每年收入都在20萬元左右,現在我還蓋起了兩層小洋樓呢。”近日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石家鄉龍灣村秀珍菇種植大戶何彰江滿臉興奮地告訴筆者說。這是該鄉近年來大力推廣秀珍菇種植取得實效的一個鮮活鏡頭。
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在種養產業結構調整中,結合當地實際,以名、優、特、新為理念,瞄準市場,不斷引領農民群眾拓寬增收渠道。當在廣東市場了解到秀珍菇不僅營養豐富、形美味佳,而且當地土質比較適宜種植時,就及時組織農民朋友大膽推廣種植秀珍菇。同時多次邀請市、縣農業局的專家們到農戶的種植基地,現場舉辦技術培訓班,進行技術指導,提高技術含量。組織種植大戶、經濟能人到玉林、宜州等地參觀學習,讓農戶們開闊了視野,給他們種植秀珍菇吃下了“定心丸”。如今,該鄉種植秀珍菇面積已達400畝,每到采收銷售期,來自廣東、浙江、湖南等地的老板絡繹不絕,爭相采購,產品供不應求。農戶們數著手里實實在在的鈔票,看著一袋袋搬上運輸車的秀珍菇,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澤源村一位姓李的種植戶,他種了4畝秀珍菇,一年可以采收2至3批,預計今年純收入達10萬元。(奉永文 周璇)
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在種養產業結構調整中,結合當地實際,以名、優、特、新為理念,瞄準市場,不斷引領農民群眾拓寬增收渠道。當在廣東市場了解到秀珍菇不僅營養豐富、形美味佳,而且當地土質比較適宜種植時,就及時組織農民朋友大膽推廣種植秀珍菇。同時多次邀請市、縣農業局的專家們到農戶的種植基地,現場舉辦技術培訓班,進行技術指導,提高技術含量。組織種植大戶、經濟能人到玉林、宜州等地參觀學習,讓農戶們開闊了視野,給他們種植秀珍菇吃下了“定心丸”。如今,該鄉種植秀珍菇面積已達400畝,每到采收銷售期,來自廣東、浙江、湖南等地的老板絡繹不絕,爭相采購,產品供不應求。農戶們數著手里實實在在的鈔票,看著一袋袋搬上運輸車的秀珍菇,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澤源村一位姓李的種植戶,他種了4畝秀珍菇,一年可以采收2至3批,預計今年純收入達10萬元。(奉永文 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