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是安徽碭山縣關帝廟逢集的日子。這天上午,該縣農委的6名專家帶著一車的農業技術資料在鎮政府門口搭起了流動的“農技超市”。在“農技超市”現場,專家們一邊熱情接受農民的技術咨詢,一邊散發《春耕備種百問百答》、《新品種梨栽培管理技術》、《食用菌生產技術》、《大棚蔬菜栽培要點》、《西瓜栽培實用技術》等實用農業科技材料。
新年伊始,碭山縣把“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作為強縣富民的重中之重,根據龍年春耕備種的新形勢和農民生產的新需求,組織縣農委、科技、科協等8個涉農部門,通過開辦流動“農技超市”、“科技大集”、“農技補習班”、“農民學校”等形式,免費給農民送去一份份有滋有味、富含營養的“農技大禮包”,幫助農民紅紅火火備春耕。
劉伯峰、田娟、武鳳英、唐占英等農業專家通過流動“農技超市”把春耕備種技術送到千家萬戶。該縣良梨鎮于樓村食用菌種植戶于宗啟,經常為冬春季節出菇量少而煩惱。春節之后,他聽說流動“農技超市”來到良梨鎮,便早早地吃了早飯,心急火燎地趕到鎮上參加農技培訓班,揀了個最好的位置坐下,聚精會神地聽專家講《雙孢菇高產栽培技術》。
“要想食用菌獲得高產,最好用金針菇下腳料做原料,同時采用‘菇菜套種’新技術,利用蘑菇大棚南墻搭建蔬菜大棚,讓蔬菜大棚與蘑菇大棚空氣對流,這樣蔬菜大棚不僅把暖氣送進蘑菇大棚,還向蘑菇大棚輸送蘑菇生長需要的二氧化碳,蘑菇大棚則向蔬菜大棚輸送蔬菜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可以使蘑菇、蔬菜之間營養互補,實現兩者同時增產。”聽了農技專家的課,于宗啟如獲至寶,回來后在自家的6個菇棚邊搭起了蔬菜棚,菇棚溫度一下子提高了五六度。
據了解,該縣流動“農技超市”開辦以來,22名農業專家先后前往唐寨、葛集、李莊、曹莊、關帝廟、朱樓等13個鎮,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78場次,免費發放各類科普技術資料20萬份,在街頭擺攤設點接受農民咨詢5.6萬人次,農業專家上門指導41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