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2007年,云南松茸產業就碰觸到了豐產卻收入下降的出口瓶頸。
2011年,在內外諸多壓力尤其是主要出口國日本遭遇地震、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下,云南松茸出口量雖減少,但價格卻逆勢上升。這得益于云南松茸出口企業這幾年轉變經營模式、走技術升級路線、以質取勝,同時積極拓展國內市場。
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作為云南松茸主要出口國的日本在3月遭遇了強烈的地震災害,日本國內經濟嚴重受創致松茸消費能力下降,這給2011年鮮松茸國際市場蒙上陰影,同時松茸出口企業又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內在壓力和融資難等問題。
云南松茸行業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包圍下是否能順利突圍呢?記者采訪了剛剛從日本考察歸來的云南省國際商會松茸分會秘書長黃曉戈。
量減價升
早在2007年,記者就曾跟蹤報道過云南的松茸產業。當時,云南松茸產業盡管遇到豐年卻仍遭遇價格滑鐵盧——松茸豐收,農牧民收入卻不升反降。
彼時,云南松茸行業發展癥結就已顯現:易受國際環境變化影響、出口靠數量取勝,這些因素的集中爆發使2007年云南松茸行業發展出現困境。
黃曉戈告訴記者:“盡管在2011年企業面臨如日本大地震、人民幣升值等諸多不利因素,但是云南的松茸產業依然取得了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云南松茸出口量為1026噸,出口金額為4735萬美元;2011年云南松茸出口量為662噸,出口金額5561萬美元。盡管2011年云南松茸出口量僅為上一年的2/3,但是出口金額卻上升很多。
黃曉戈告訴記者,2011年云南松茸出口能夠在量減的情況下保持價格上升,這得益于云南省政府近年來鼓勵松茸企業積極轉變出口結構、鼓勵優質松茸出口的政策,同時政府和行業協會還鼓勵企業積極開發國內市場。“我們早就明確了一個目標,云南松茸要想在國際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企業改變運營方式,不能僅靠數量取勝,而要靠質量和技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2011年,云南省政府和行業協會鼓勵云南的松茸企業在以出口為核心的前提下,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同時注重松茸行業標準建設,鼓勵企業研發新技術。“經過協會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云南松茸擺脫以數量為主的出口模式,注重產品質量,反而使松茸的國際市場價格得以提升,降低了企業的出口風險。”黃曉戈說。
繼續技術升級
黃曉戈剛剛從日本考察回國,為進一步推廣云南松茸產品,經過與日方的溝通后,他更堅定了云南松茸要以質取勝的理念。
黃曉戈告訴記者,2012年云南松茸將繼續走技術升級路線,摒棄低端產品,進一步促進出口產品結構升級,同時積極拓寬國內市場。
記者了解到,2011年云南松茸采用“凍干”技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2012年云南松茸產業將把“生物提取”技術作為新的產業發展重點,使產業向保健品、食品等深加工領域發展,提高松茸的利用率。“集中技術創新,吸引行業內外力量,爭取在兩年內實現新的技術升級。”黃曉戈對松茸產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