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是漳州農業八大優勢特色產業之一,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漳州市深入實施“科技強菌”戰略,抓好杏鮑菇廢菌渣栽培蘑菇生產基地建設工作,開展“食用菌新品種選育及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安全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大面積推廣標準化、工廠化、規模化和綠色生態種植管理模式,調整生產布局,優化產品結構,突出區域特色,強化菌政管理和市場信息服務,抓科技、重培訓,加大產業指導力度,引導發展循環經濟,食用菌產業鏈條得到迅速延伸,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同步提升。
現擁有蘑菇、白背毛木耳、大杯蕈、秀珍菇、棕色蘑菇、杏鮑菇、金福菇、草菇等20多個品種。據農業部門初步統計,2011年漳州全市食用菌生產總量(鮮品)32.67萬噸,產值17.31億元,分別比增4.75%、4.53%。其中蘑菇栽培面積1250萬平方米、產量15萬噸、產值7.5億元,白背毛木耳1.6億袋、產量11.30萬噸、產值3.34億元,珍稀菌類產量6.73萬噸、產值6.47億元。重點培育發展了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產業利益連結緊密的龍頭企業,帶動了加工及營銷業的發展,全市現有鹽水菇、脫水菇加工企業210家、罐頭企業52家、速凍企業26家,種植、加工、營銷一體化企業30多家,食用菌機械廠3家,漳州蘑菇罐頭的出口量占全國的80%左右,年出口量22萬噸左右,已在漳州形成一個從業人員達20多萬人的優質綠色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