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通江銀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以來,通江縣充分發揮“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推進器作用,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研制生產出銀耳茶、銀耳降脂膠囊等20多個系列產品,大大提高了銀耳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同時,“通江銀耳”也獲得了很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有效遏制了各種制售假冒偽劣“通江銀耳”行為。此外,通江縣嚴格按照“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生產規程進行栽培,確立了以陳河、涪陽等20多個鄉鎮為主體,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日前“通江銀耳”零售價由2005年初的80元/斤上漲到280元/斤,銀耳產量從最初的600噸迅速增加到17952噸,實現產值3.0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