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農博會·花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五屆中國蘑菇節昨日在漳州開幕。在開幕式上,還舉行了2011年中國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及食品安全培訓會,授予福建海峽兩岸農產品物流城公司為海西食用菌交易中心的牌匾。同時,還舉行項目簽約儀式,共有7對涉及食用菌的單位上臺簽約,簽約金額達8.9億元。
中國蘑菇節在漳州舉辦了四屆,促進了漳州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漳州已經成為福建著名的食用菌產業名城,被業界人士譽為“中國菇都”。尤其是杏鮑菇等珍稀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生產方式,被業界稱為“漳州模式”。據統計,2010年,漳州工廠化瓶栽杏鮑菇產量達5.4萬噸,位居全國第一。
據悉,漳州食用菌工廠化周年生產年均畝產利潤超過10萬元,最高利潤可達40萬元。以漳州杏鮑菇工廠化周年栽培為例,年畝產鮮菇80噸,年均畝產值可達80萬元,年均利潤20萬元。漳州食用菌,采用熟料栽培,全程標準化生產,沒有使用農藥和化肥,全部產品實行可追溯制度,正如世界菇業泰斗張樹庭先生所說的 “可食、可藥、可補,周身是寶”。
本屆蘑菇節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福建省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福建省農業廳、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食用菌學會、福建省食用菌行業協會等單位主辦。